第二百五十七回 疑程琳直拒翻舊案 遭阻礙…(1 / 2)

孫無擇見洛懷川自己回來,卻沒見海生,不由得詫異地詢問起來:

“川子,你見了俞郎中,他怎麼說?”

洛懷川雙手交叉,抵住額頭,重重歎了一口氣道:

“無擇哥哥,怎麼說呢,講出來你或許不信。我敢斷定,六公子便是洛懷澤無疑了。

想不到他果然易了容貌,逃出了開封府大牢。之後又做了變身,暗中操控清風樓楊掌櫃的對付我。”

“變身?這也太聳人聽聞了。若非親眼所見,打死我也不信。如今有了人證,你為何不去開封府報官?”

“去了,本來打從俞天合那得了重要線索,他徒弟孫亮即是孫掌櫃的兒子。

隻可惜又遲了一步,孫掌櫃在途中被人救走了,還殺了兩名官差。

郭開言說府尹李大人也不敢做主,還要上報官家決斷。唉,不說了,我且去休息了。”

言罷,便拖著疲憊的身軀,回臥房了。

小憩了一會,便再無睡意,頭腦裏思量著下一步當如何行事、

朝廷這邊倒是波瀾不驚,自上次開封府會試出了醜聞後,多虧洛懷川從中斡旋,這才使得仁宗處理起來不再那麼為難。

不但保留了宰相陳堯佐之子陳博古的解元之位,也未將韓億一門四子榜上除名。

僅是詔喻幾人不許參加接下來的省試、殿試,總算平息了一場風波。

這日,仁宗正與幾位中書研究東郊祭祀大典及改元之事,卻見張茂則前來回話:

“官家,上次您讓臣打聽之事,已有了眉目。據說那位道士不知打哪來,也不知最後去了哪裏。隻知道他的道號喚做‘醒鍾’。

如今街頭巷尾之人無不議論紛紛,言說河東之地將有大地動發生。”

仁宗聞言,若有所思道:

“這法號倒是別有深意,仿佛是專門來與我傳信似的。不知幾位卿家對此有何看法?”

次相陳堯佐早便聞聽洛懷川為仁宗占卜歌謠一事,遂近前一步道:

“官家,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宜早作防範為上策。”

宰相王隨聞言,心裏頗不以為然,斜睨了他一眼,不悅地言道:

“陳相,如何僅憑一個占卜,一首童謠便這樣建議官家呢?

倘若中書行事皆盲聽瞎從,捕風捉影的話,你我便日日坐在家中,擺弄籌策好了。”

仁宗見二人意見相左,便問程琳道:“卿如何看待此事?”

程琳正想著開封府之事,聞聽仁宗問話,遂回過神來,心裏暗道:

“無論自己怎麼回答,都會與其中一方意見一致,這樣勢必引起另一方的不滿。究竟當該如何回答,才算妥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