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懷川聞言,微微頷首道:
“想不到賢弟竟如此心細如發,我等隻顧著診病施藥了,卻不想無意間為這位陸大人中飽私囊提供了機會。
來了這許多天也未曾挪動過地方,聞你一說,還真得是處處走走。”
言罷,便招呼魏勝,跟著司馬光四處查看。
幾人首先來到了粥棚,但見鍋灶倒是支了不少,糧食也堆得老高,隻是盛到碗裏的米粒屈指可數。
所謂的蒸餅,竟如雞卵一般大小,而且每人僅限領取一個。看著百姓們麵黃肌瘦,敢怒不敢言的樣子,洛懷川心裏莫名的升起一股酸楚。
這時,一位婦人抱著孩子,正與施粥的官兵起了爭執。耳聞那位婦人道:
“這位軍爺,您便行行好,多與我兩個饃。我剛生了孩子,實在吃不飽。這沒了奶水,你看,孩子餓得直哭。”
“去去去,抱孩子一邊哭去。我可管不了那麼多,此乃知州大人吩咐下的,每人限量,多與了你,旁人就得餓著了。”
魏勝見狀,指著一袋袋糧食問道:“那不是有餘糧麼,多熬些便是。”
那人白了他一眼,沒好氣道:
“那些是用來做樣子,糊弄什麼太監的。知州大人每日隻讓熬百升米,蒸幹張餅。”
洛懷川見狀,問向魏勝道:“咱還有多少糧食可用?”
“二公子,如今的餘糧了也僅夠我等吃個三五日的。且帶來的銀子也所剩無幾,再不回京城,我等怕也要挨餓了。”
“怎麼著也不能看著大嫂與孩子挨餓,去,問清她的住址,稍後,送些米過去。”
說話間,幾人又來到了藥局。眼見那位郎中為為傷者診治後,不予任何藥物,卻打發他去一家“仁濟藥鋪”買藥。
洛懷川見狀,忍不住問道:
“這位郎中,您這不是有現成的湯藥,為何不與他一些呢?”
那人上下打量他一眼,認出他便是為百姓免費診治的大善人。遂四下看了看,壓低聲音道:
“您有所不知,我等隻負責瞧病,不管施藥。那朝廷送來的藥材早被運到‘仁濟藥鋪’去了。
您看到的那口熬藥的鍋,十天前就在那裏了。熬的都是藥渣子,唬人罷了。若不是您大發善心,指不定死多少人了。”
一旁的司馬光見洛懷川的臉色逐漸陰鬱起來,遂歎了一口氣道:
“看到了吧,這你也僅是看到了冰山一角,背地裏怕是還有更離譜的呢。”
司馬光的一番言論,屬實令洛懷川震驚不已。拉著他邊走,邊道:
“走,你我這便去見張大人。昨日他已悄悄返回忻州,官家與了他便宜行事的聖旨,還怕懲治不了這個貪官汙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