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懷川見大家麵上皆現出了驚訝之色,遂侃侃而談道:
“此道菜品以精選的八種海鮮山珍,魚翅、海參、鮑魚、魚骨、魚肚、魚皮、青蝦、蘆筍為八仙。
以當中之雞肉餅為羅漢,烹製而成,故名‘八仙過海鬧羅漢’。請老大人率先品嚐。”
編者按:據說此道菜品大有來頭,說的是鹹豐二年(公元1852年),第七十五代衍聖公孔祥珂之母大壽。
孔府連擺下四百六十九桌各類不同規格的壽宴。從旦至昏,二十餘日未曾停歇。
孔府內廚為羸得老太太歡心,連著幾夜琢磨,終於研究出了一道別致的菜品。
當侍宴者將此道菜品獻到老夫人麵前時,恰巧戲台上鑼鼓敲響。
老夫人見菜色造型精美,忍不住問了一下菜名。當聞聽侍者答‘八仙過海’時,
不想一旁的衍聖公覺得此名字雖雅意十足,卻不足以彰顯其全部內涵。遂指著當中的羅漢雞餅,當即為此菜命名為‘八仙過海鬧羅漢’。
胡則麵含笑意,拿羹匙舀了一勺湯送入口中,細細咂咂嘴道:
“果然湯汁鮮濃味美,餘韻厚重悠長。快,讓二位娘子就座,一道品鑒美食。”
柳永聞言,擺擺手道:
“川子言說,孔府菜中,此道‘八仙過海鬧羅漢’一上席,即會開鑼唱戲。
故特囑咐賤內與舍妹排練了這首曲子,為希夷兄餞行。她二人之拙技雖不如銅鑼戲熱鬧,然這首‘高山流水’斷不至汙了二位大人之貴耳。”
範仲淹本已眯著眼睛陶醉在美妙的樂音間,聞柳永如此言說,遂緩緩言道:
“這首曲子取材於‘伯牙鼓琴遇知音’,二位娘子技藝高超,旋律含蓄、唯美。
將高山雄渾肅穆之神韻與潺潺流水相映成趣之意境展現的淋漓盡致。不由讓我想起與‘和靖先生’詩書唱和的佳事來。
如今先生雖已作古,然範某卻幸有幾位老少知己相伴,也該心滿意足了。”
胡則被他的情緒所感染,與範仲淹之間的往事一幕幕浮現在眼前。遂言道:
“遙想大中祥符七年,老夫任江淮製置發運使時,我兒胡楷與你同在應天府讀書。
一日,他歸家與我言說有一同窗,乃有名的‘鹹菜才子’範仲淹,欲向我討教治國之道。
當時我便覺此人尚未中舉,便想著如何治國,雖說誌氣可嘉,但不免有些好高騖遠。
後來老夫因改革鹽政,從權三司使,與天聖九年(1031年)被貶為陳州知州。
希夷賢弟作為陳州通判,你我兩人共事期間,一道辦學助貧,減持稅收。致使商貿大興,民生得以複蘇。每每想來,當時乃何等快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