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三被柳永誇得不好意思,嘿嘿一笑道:
“大人抬舉了,您與掌櫃的既是親眷又是兄弟。我們無異於一家人,小的多盡些力也是應當的。”
柳永聞言,微微頷首道:
“嗯,川子看人還是蠻有眼光的。但不知謝兄弟對此盜寶案有何高見?不妨說出來聽聽。”
謝三剛要張口,卻被邵雍一個眼神製止了,隨即朝四周的僧人努努嘴。
柳永知他是怕泄露了不該說的話,便與道明返回了方丈室。
辯才大師見柳永麵帶凝重之色回來了,便知此案棘手,遂問道:
“但不知柳大人可是看出了什麼端倪?”
柳永搖搖頭道:
“本官慚愧,目前尚未看出觀音殿內有何不妥之處,還需進一步調查取證。大師,可否與我說說這尊‘舍利木觀音’的來曆?”
辯才點了點頭道:
“說起這尊佛門寶貝的來曆,怕是要追溯到東晉成帝鹹和(326-334)年間。
據《天竺山誌》記載,那一年,西印度僧人慧理來至錢塘。無意間登上武林山時,發現其間一峰乃從中天竺國靈鷲山飛來的一嶺。
天竺,即印度。因此便有了現如今的‘天竺山’‘飛來峰’。後來,飛來峰以南陸續建起三座寺院,統稱‘天竺三寺’。”
“哦,慧理大師又如何敢斷定那座小嶺即是來自天竺國靈鷲山呢?”
洛懷川不禁疑惑地問道。
辯才大師微微頷首道:
“大人問得好啊,當時也有人對此提出質疑。慧理法師見人不信,便說這山嶺中有處洞穴,一向住有黑白二猿。
倘若被他呼出,即證所言非虛。眾人越發疑狐不已。
誰知被他附身朝洞中一聲輕喚,果有二猿騰挪跳躍自內而出。即是西側的‘呼猿洞’了。”
“哦,想不到這飛來峰還有這一段淵緣。大師,您繼續。”
“後晉天福(936-944)初,道翊(yì)禪師在白雲峰下結廬修行。
不想一日正禪修間,忽見前方不遠處一塊木頭忽然發出一道奇光,直衝天際。
他走過去,彎腰拾起一看,竟是一塊貌似觀音菩薩的香樟木。
道翊深覺此事暗含深意,遂往杭州城裏,請匠人孔仁謙尋著外形,精雕細刻成一尊觀音聖像,虔誠供奉。
此十餘年後,又有從勳禪師懷揣古佛舍利自洛陽行腳來至這裏。
不想當他禮拜這尊聖象時,懷中的古佛舍利竟自他懷中飛出,徑直落在奇木觀音像之頂。頓時一道白光彌漫大殿,以至於觀音殿從不用蠟火照明。
在場的香客見此奇異之景,紛紛下跪,虔誠禮拜。自此上天竺寺蜚聲海內外。這便是這件鎮寺之寶‘奇木觀音’之來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