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按道長所言,我等睡眠之時,與方位上是否也有陰陽之說呢?”
邵雍問道。
“這個自然,一般來講,人體以首為陽,足為陰;自然以南為陽,北為陰。故頭抵北方,腳抵南方,正可陰陽平衡。
反之,則會因陰陽極亢太過而導致夜不安枕。此外,頭北腳南還可應地磁方向,最大限度地減少其對人體之幹擾。
不過《內經》則從‘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之原則而發,提出春夏頭宜向東臥,以應生發之氣。秋冬則頭宜向西,可助養人之陰氣。
總之,睡覺時選何方向為宜,大抵還須按自身需來定。不僅要‘睡身’,更要‘睡心’,使呼吸與神氣相依之狀態下出入無息。
然欲達此境界絕非一日之功,需如龜般潛然靜伏,冥心絕慮,方能六脈俱無,進入無思無我之境界。”
“如此說來,老祖之睡,自與凡人不同嘍?”
邵雍進一步追問道。
“先師之睡,乃一種修煉腎水、心火而至水火既濟之內丹術。於睡眠中留藏金息,飲納玉液。蒼龍守乎青宮,素虎伏於西室,真氣運轉於丹池,神水循環五內。
然後神出軀體,出沒昆侖紫府,置身逍遙境界,清靜坦蕩,了無牽掛。
凡人隻當睡覺為暫歇手段,即便在睡鄉夢境,猶自迷失宦海情場之中而不自知,故常被惡夢纏縛。醒來之後,又被名利聲色蕩其神識,沉湎其間不能自拔。
你二人若能在此多停留些時日,貧道倒可將蟄龍法與鎖鼻術傳授。至於能否有所成就,便在於汝等心性了。”
洛華川聞言,連連致謝道:
“我與先生還要去華州拜訪故友,隻好暫且辜負師兄一番美意了。
不過我與先生專為祭拜老祖而來,可否煩請你先帶我等去往張超穀,一睹先師遺容。”
賈道長甚為其心感動,不由微微頷首道:
“既然如此,貧道也不勉強,這便帶你二人前往。”
言罷,解下腰間葫蘆,倒出丹丸四粒,與了幾人各一顆。
“張超穀荊棘密布,陡峭無路,加之其間常有大蛇出沒傷人,故鮮有人攀入。
幾位若吃下這下這粒丹丸,不但身輕體健,即便被毒蟲所傷,也無大礙。咱這便出發吧。”
就這樣,幾人顧不上欣賞華山之旖旎風光,直奔華山峪五裏關南的張超穀而去。
路上,邵雍問向賈得升道:
“道長,這山穀之名咋聞起來像極了一個人的名字。但不知所為何來?老祖又緣何選擇此地坐化呢?”
“哦,東漢時有位隱士喚做張楷字公超的,此人學問極好,不但道法高深,猶精通《春秋》、《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