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時三刻。
一架玄色幕遮的馬車停在了丹青坊老筆齋的主宅前。
丹青坊不同於內城其他坊市,因多作筆墨生意,入夜後便鮮少有遊者在坊道上流連。
兩位儒士從馬車上走下。
身披鶴氅,頭戴儒冠,須發花白的是當今右春坊大學士姚槿塵。
另一位穿著皂衫,腰係靈祝祠玉帶的老者正是景明書閣閣老,又兼書神,紙神,筆神和墨女四神祠廟靈祝的楊仕奇。
老筆齋外站著一人,是莊子然的弟子,老筆齋的代朝奉韓韜。
韓韜早已在老筆齋外等候了許久,這會兒又見兩位大儒,還是有些緊張的上前地說道:“二位大學士,我家先生就在老筆齋內等候,請跟我來。”
楊仕奇頷首,道了聲好。
而姚槿塵卻還是那副模樣,韓韜隻能自我勸慰說是大儒高傲。
……
老筆齋書房中。
寬木書案上隻點著一盞燈,一旁是燃燒的香爐以及兩座炭爐。
第一座炭爐貼著灶君符,文火煎煮著一壺綠蟻酒,另一座炭爐上卻是在炙烤著半隻羊羔,是膳金樓的夥計送來。
莊子然手中捧著浮生新作《雪山飛狐》,撚著酒盞,看過兩頁就抿上一口溫酒,時不時翻動著炙烤的羊羔,好不愜意。
這一整個午後,莊子然就是這般度過的,正是一讀好書,便渾然不覺時間流逝。
書中胡苗夫婦的江湖事跡同樣引人入勝,隻是比起前作少了些許家國義氣。
在書案另一旁堆滿了書稿,都是近日來玉京儒生們的投稿,《神雕俠侶》大火,開創了大玄書冊江湖流派的先河。
從中也側麵看出大玄儒門不拘一裁,隻要文筆深厚即可。
因此許多人仿照浮生寫下了一篇篇江湖流派的書稿,遞送到老筆齋中以求被采納收錄,修訂成冊。
一下午,莊子然看了許多書稿,卻也隻篩選出三篇,其餘的大多都是文采平平,甚至是文抄公之流。
‘篤篤。’
書房門外響起了兩聲叩門聲,莊子然頭也不抬的喚了聲進。
楊仕奇走進後,見到炭爐上的炙羊羔和綠蟻酒,不禁拊掌笑道。
“莊學士溫酒下炙,秉燭讀書,好自在。”
這時,莊子然才見到進來的是楊閣老和姚槿塵。
“哎呀,我這看書看昏了頭,不曾想楊閣老已至寒舍,”莊子然放下書冊,連忙招呼道,“快請落座,僅有薄酒一壺,招待不周。”
為楊仕奇拉開案椅後,莊子然也不鹹不淡地讓姚槿塵落了座。
楊仕奇接過莊子然遞來的一杯綠蟻酒,拿過莊子然蓋在書案上的書冊,右下署名是浮生。
“這是浮生的新作?”
“對,正是浮生新作,”莊子然翻動著炙烤的羊羔,一邊高興地說道,“在下正先睹為快,不下於《神雕俠侶》。”
楊仕奇夾住莊子然翻閱的一頁,略微看了眼序文,頷首道。
“浮生筆力渾厚,文風開創先河,實乃我大玄不可多得的儒門大材,如今他可真是名人啦。”
聽楊閣老毫不吝嗇對李夜清的讚賞,莊子然也頗為自得。
“能得到楊閣老賞識,也是浮生的幸運,還不知今日楊閣老尋我是為何事?”
“三件事。”
楊仕奇伸出三根手指道。
“這第一件就與浮生有關。”
“哦?楊閣老請說。”
“景明書閣是聖人親筆而建製,自號收納天下藏書,因此,”說到這裏,楊仕奇停頓了片刻,“我有個不情之請,老筆齋是拓印浮生書冊的原地,景明書閣願以高價收購《神雕俠侶》初稿,不知可否?”
聽到楊仕奇是代表景明書閣來收購原稿,莊子然撚須笑道:“既然如此,有何不可?雖是君子談財不太好,但我老筆齋也不能辱沒了景明書閣的名聲,楊閣老出價幾何,我便折中。”
“好。”
見莊子然答應的如此爽快,楊仕奇拊掌道:“不開多,十二萬兩。”
“那便是六萬兩,”莊子然當下應承了此事,“稍後我讓學生將原稿取來。”
如此一來,景明書閣少費了六萬兩,莊子然也成全了楊閣老一樁心願,兩人相談甚歡,就著炙烤的羊羔肉便飲了三四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