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豢養(1 / 2)

吳縉彧自神樂觀府衙離去後,提前到達外城但卻並不曾走遠。

他與那皂衣人暗中跟隨著知觀烏穀梁,眼看著烏穀梁攜帶兩名靈官去遇普坊坊正家,喚了坊間的鋪兵將那名前提點的屍首用棺槨斂放後抬入了外城城隍司祠廟。

烏穀梁在前領著棺槨,左右是手持劍符的靈官相隨,後頭還跟著那抽抽嗒嗒的婦人。

站在遠處廊橋上的吳縉彧望著棺槨送入城隍司,自知已無法從那前提點的靈台中獲取些什麼。

皂衣人伸出幹枯的手指著城牆上立起的神旗道。

“城外的布防已經成了。”

“明晚城中會有一場小花燈會來慶祝皇帝返京,屆時你去城中鬧些動靜,”吳縉彧雙手攏進絳袍中道,“我去神樂觀看能否奪出神冊。”

對此,皂衣人卻不曾應答下來。

沉默了片刻,吳縉彧瞥了一眼身旁的皂衣道:“你不願意?你們英招氏可與陸吾氏達成了約定,莫不是要反悔。”

吳縉彧所說的英招氏是境外的妖魔氏族,臨近桃止山,其祖是大妖英招,上古時被人皇與其他大妖一並封入桃止山地門,餘下氏族便與大玄結了宿仇。

這皂衣人便是英招氏族的族裔或從屬。

“反悔到不盡然,隻是這醃臢事卻總要我們妖來做,你們修行者手腳倒落得幹淨,隻是心是黑的,”皂衣人幹笑了兩聲,“別忘了你可殺了我兩隻小妖。”

言罷,皂衣妖人就隨著人潮漸漸匿去身形。

吳縉彧攥了攥拳頭,先前安插在玉京城的眼線朱雄不知怎麼被妖魔殺了,現在有關神冊的一幹事都要自己親自出馬,無疑徒添了許多風險。

回頭望了眼城牆上靈官留下的神旗,遠處城隍司中,烏穀梁已經帶著兩名靈官走出,不知在和那婦人說些什麼。

想到這裏,他就記起那個驅使妖魔的左道旁門之士。

如若當時那筆妖不曾揪出勘察靈識的墨鬼,那提點靈台中記下的大玄神靈名諱和神壇遍布的方位早就被收入囊中,也用不著以身犯險去奪取神冊。

宗族派自己一人和這妖族眷屬來玉京,其中意義已不言而喻。

“棄子。”

吳縉彧暗道一句,隨後按住腰間劍鞘,轉身隱入了巷陌深處。

……

玉京宮城。

朱簷碧瓦間蕭牆林立,自太和門至神武門之間,共計十六殿,五十五宮,雕梁畫棟極盡巧匠妙思。

此時李夜清正站在坤寧宮的廊外,聽著裏頭的雞飛狗跳。

一旁跪著的寺人聽著響動,不禁渾身戰栗,本該是凱旋的喜慶日子,誰料想聖人剛回宮就發這麼大的火氣。

“山運損毀,都尉被殺,隴西道水患,妖魔作祟,還有北涼道蝗災!”

李鎮將手中的一大把奏章甩在眼前跪著的那人臉上,指著他的鼻子罵道:“你就是這麼監的國!玉京哪裏還有一點兒首府氣象啊,分明就是個魔窟!”

階下跪著的人穿紫錦直裰朝服,頭發用鑲碧鎏金冠固定著,與李鎮有幾分相似的麵容上此刻布滿了慌張的神情。

麟功聖人有四子,東宮太子不幸早薨,二子趙王常年隨軍征戰,四子宣王早年間得青雀山高功點化,看破了俗世,上山潛心修道,眼下跪著的則是聖人遠征期間,擔任監國的三王爺晉王李雉。

對於聖人的言語,李雉哪裏敢回半句,攥著袖子的指節都用力的泛白。

李鎮罵的累了,用手撐著木案道。

“別以為新都建成,玉京就可以輕視布防,隻要一日不曾遷都,玉京就仍是首府,滾回去等著領罰吧。”

聞言,李雉如蒙大赦,擦了把額角沁出的汗珠,謝恩就快步走出了坤寧宮。

在廊道上,他望見靠在梁柱旁的李夜清。

“三叔,近來可好啊。”

“臭小子,三叔監國這兩年可沒少添補你,東宮我每月月初就差戶部送七千多兩銀元,你小子錢照收不誤,也從沒來看過一次三叔,”李雉上前道,“你爺爺這次回來肯定先見了你吧,沒良心的,就不知道在你爺爺跟前說三叔幾句好話?”

李夜清勾著李雉肩頭,沒半點叔侄模樣。

“三叔這是哪裏話,我可句句都誇玉京神道治理甚嚴,雖有妖魔作亂,玉衣衛卻也都第一時間解決了,這不都是三叔你監國有方。”

對此,李雉卻並不買賬。

“扯淡,神道那是監天司的監丞和大星官在管,這功勞攬不到你三叔頭上。”

“那我還能說什麼,何況我也不知道隴西道水患和北涼道蝗災啊,再說了,您寫個折子讓戶部撥款不就得了。”

李夜清話還沒說完,李雉就打斷道:“戶部哪有錢啊,《麟功大典》一項一年撥款就四千萬兩,我真不知道老頭兒養著那些個窮酸文人修書幹什麼,有這錢拿去賑災,不什麼事都解決了,等等,你小子怎麼突然關心起這些了,浪子回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