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煙火(1 / 2)

玉京宮城。

坤寧宮殿內。

晉王李雉正站在回廊旁,雙手攏在袖中,盯著那廊壁上院畫派所作的九州臨陛圖出神。

壁畫上有神女飛天,諸妖俯首,紫氣蒸騰。

看了會兒壁畫,李雉又將目光投向廊外。

玉京前兩日秋雨不止,如今卻是個極為難得好氣象。

青日當空,白雲時如蒼狗,又像群雀,好似池中錦鯉般聚散不定。

可李雉的心情卻不似這天氣般好,他攏在袖中的手裏把玩著一串玉珠,因心煩意亂,故而轉的毫無章法,隻是滴溜溜地作響。

一旁躬身立著的寺人不敢抬頭,路過坤寧宮的青衣女冠也隻是頷首行禮,隨後便匆匆離去。

不知過了許久,隻聽見坤寧宮傳來了一聲寺人的傳話。

李雉心中咯噔一聲,收起手裏那串珠子,又扶正了頭上發冠,快步往殿內走去。

走過回廊神道壁畫,再繞過繡有山河景象的高大屏風。

李雉不敢抬頭去看書案後的聖人,請安後就俯首躬身,後背也起了一層冷汗。

前日玉京鬧了這樣規模的妖襲,不說損毀的城中坊道街市,就連四座大神祠都險些遇襲。

可過了許久,仍然聽不見聖人開口,李雉反而更加惴惴不安。

書案後,李鎮披著一身紫色袍衣,麵前疊著厚厚的奏章,都還不曾批閱。

其中大部分是戶部與營造司,以及玉京各坊上奏的撥款需求。

李鎮望著奏章上的白銀數,不禁一陣頭疼。

他本想罵李雉的話也收了回去,轉而道:“抬頭。”

聞言,李雉拱手道。

“謝聖人。”

李鎮從書案後站起身來,一旁的寺人趕緊上前替他攏起長袍。

“這兩日羽武二衛徹查了玉京內外各地,妖患已經平息,今晚就可讓各坊市張貼布告,解除宵禁。”

聽著李鎮的話,李雉連忙稱是。

李鎮將筆海中的坤寧宮章印擺在書案上道。

“我要去黃廣孝那邊住上一段時日,在年關前再回玉京,這兩月間,各部奏章勞你代為批閱。”

見李鎮隻字不提有關玉京妖襲的事情,李雉如蒙大赦道。

“是,我這就讓人備去棲霞寺的車駕。”

之後李鎮又交代了幾句朝中事務,有閣老學士輔佐,加之臨近年關,朝中僅剩下積壓的一些奏章,並無大事。

交代完後,李鎮便闊步走出了坤寧宮。

送別聖人時,李雉這才遠遠地瞧了一眼。

李鎮雖年過六旬,可除卻兩鬢間的些許斑白霜發,絲毫不見老態,麵色紅潤,氣象十足。

又在這玉京的帝位上穩坐了數十年,周身氣質有如瀚海,難免讓人心悸。

等李鎮的腳步聲在山河屏風後徹底消失後,李雉這才走到了書案旁。

他把玩了片刻坤寧宮的章印,隨即附身看向堆疊在書案上的奏章。

頂上第一份奏章就是戶部請求國庫撥款的折子。

李雉眼皮一跳,握著坤寧宮章印,繼續翻看下麵的奏章。

營造司,船舶司,五城兵馬司,朱雀大道坊正,外城曲池坊行宮。

一連十數份奏章,無一不是求國庫撥款。

李雉這才明白,為何李鎮要將這監國攤子又甩給自己,而他卻去了棲霞寺討個清閑自在。

走出坤寧宮後,李鎮隻覺得渾身輕鬆,好似卸了千斤的擔子。

他側身對一旁的寺人吩咐道。

“備好的車駕差人送去內城的琵琶街,另外寫一封青蚨信送到鎮國公的大將軍府,令他帶金吾衛同去棲霞寺。”

寺人領命後道了聲是,隨即轉身離去。

而李鎮也攏了攏身上的袍衣,獨自向宮外走去。

————————————

青日高懸,坊市中人聲鼎沸。

燭陰換了那身玉衣巷的玄衫裰衣,李夜清取了以前所穿的紫襟袖衣贈予他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