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試探(1 / 2)

辰時正,天色陰青間清河縣裏大雨不止。

李夜清穿上了青黑半臂,去取了牙粉竹炭洗漱後就碰上了披著赤虺繡服的李明燭。

李明燭拿著幾隻炊餅和醃肉,遞給了李夜清兩片後道。

“繡衣大人早啊,這是柳家夫人囑托老仆留下的早食。”

接過炊餅和醃肉後,李夜清難免感慨道。

“這樣啊,難為他們還要拿出這難得的醃肉招待我們了,鄒氏母女呢?”

剛把醃肉夾在炊餅中的李明燭愣住了,他有些尷尬地回答道。

“早些時候就去了清河坊的酒樓裏了,昨天繡衣大人給了好些錢財,足夠那間酒樓進貨安銷了。”

李夜清聞言不禁詢問道。

“酒樓?她們不是在泗水府君神祠裏打點事務的嗎?”

“清河縣這神祠附近死了那麼多人,早就沒人敢去了,自從朔州城官府下達了宵禁令,這幾日鄒氏母女也都一直待在柳宅裏,靠著僅剩的積蓄度日。”

李明燭說完,正要猶豫著要不要將手裏的醃肉還回灶房裏,但見李夜清也就著醃肉吃起餅來,他這才放下了心。

側目間,李明燭見李夜清的眼角底下翻著些烏色,沒忍住開口問道。

“繡衣大人昨夜是沒睡好?”

李夜清想起昨夜所夢,自從入知境後,他就不怎麼做夢了,而昨夜的夢境虛實交接,的確影響了他不少。

不過,李夜清卻沒有將遇到柳折的事情告訴李明燭,他拍去了手上的餅屑道。

“李千戶不愧是氣血橫練的武者,連鼾聲都震耳欲聾,幾乎要掀翻了牆上的重簷。”

“啊?繡衣大人可不要騙我。”

李明燭稍稍一愣,隨後臉上浮現出愧疚的神色,他看見李夜清已經戴上了鬥笠,撐起一柄油紙傘就往柳宅外走去,也連忙跟了上去。

李夜清舉著傘側身走過巷陌,囅然笑道。

“自然是騙你的。”

………………………

朔州城,玉衣衛正堂中。

堂上兩排令旗緩緩搖曳,分司鎮撫使坐在高位上,他麵容剛毅,長髯已經微微泛白,但雙目卻神韻內斂,氣息上卻已經是知境修士。

他猛地一拍書案,厲聲斥責道。

“整整十五日!你們還沒有查出在清河縣作亂的妖魔,前天還搭進去一個緝妖役,難道在這災荒亂世裏,我們就不用履行除魔衛道的職責了嗎?如今京城所派的繡衣直指使者已經身在清河縣中,這事你們說該怎麼辦!”

堂下站著的正是都尉吳遠照和他親信的幾名緝妖役。

眼下時局正亂,因災荒而死的人可遠比妖魔害殺的人要多得多,並且清河縣的妖魔案有些蹊蹺。

原先鎮撫使還對這些事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自從接到那位李繡衣所寫的一封青蚨信後,這鎮撫使的臉就跟翻書一樣的變了,而原本不肯借糧的朔州刺史也立馬開了口,任由山似玉從州庫裏帶走了一萬石糧草,還特地差一營軍卒護送回了清陵縣。

那年青的繡衣直指使者到底是什麼來頭?就連先前京城玉衣巷的左右神君來此,鎮撫使也沒有這般反應。

吳遠照這裏還在兀自揣測著李夜清的身份,但聽見上峰那位鎮撫使冷哼了一聲,他立馬躬身拱手行禮道。

“請鎮撫使大人放心,七日內一定讓妖魔伏誅。”

可是這話卻仍然不能叫鎮撫使滿意,他吹胡子瞪眼道。

“七日?難道我們朔州玉衣衛養的都是些酒囊飯袋嗎。”

見狀,吳遠照連忙改口稱三日。

聞言,鎮撫使這才敲敲書案道。

“如若三日不能破案,定要你們好看。”

離開玉衣衛的司衙後,吳遠照看著長街上的景象,難掩臉上愁容。

“都尉大人,現在我們該怎麼辦?”

聽見身後緝妖役的問話,吳遠照給了他一腳道。

“還能如何?當然是去清河縣。”

言罷,緝妖役就要去牽馬,而吳遠照又在後麵提醒了一句。

“記得多備幾把油紙傘和犀照燈!”

——————————————

清河縣。

大雨如注,好似穹漏破開了一道缺口般,天色晦暗有如一麵水磨銅鏡,長街上偶有幾間賣早食的鋪子瓦簷上還飄著縷縷炊煙,隻是這煙尚未升起,就被大雨給壓了下去。

李夜清二人撐著墨色的油紙傘,走在人際稀少的清河坊道上,好像兩片孤帆在水中沉浮。

清河縣居中一條泗水長川,將兩座坊市分割成東西四處,隻是因為連日大雨,泗水下口的川驛也已經被水給淹沒了。

泗水之畔,在近水的街邊立著一座建製不小的神祠,在神祠前有一道十字橋,劃分出寬敞的放生池來。

李夜清撐傘走過十字橋梁,隻見下方放生池中早已沒有了鯉魚的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