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奕事(1 / 2)

李夜清頷首回道。

“極好,那便如此定下了。”

言罷,眾人向城隍司中的老靈祝道了別,說好了明日再來後就離開了掃塵巷之中。

看著幾人的身影消失在巷陌的拐角處,老靈祝就闔上了半掩的玄木門。

城隍司中,燈火幽幽。

老靈祝走到那麵鑲嵌燈火的牆壁前,隻見那些燈火裏,有幾盞燈卻是熄滅的。

隨後,老靈祝從供奉著城隍和左右陰判泥身彩塑像的香案處抽出了三塊靈牌。

他站在燈火牆壁前,稍稍一揮手,隨著一陣靈氣拂過,那些燈火全都變為了一塊塊懸浮著的靈牌。

一眼望去,莫約有四十多塊牌匾,居中的位置卻空缺了三道。

差的正是朔州神道裏的五通神、泗水府君和靈澤神,這三神司掌著朔州地界的災荒,江河水運和降雨。

而那些懸浮著,泛著微光的靈牌上都鐫刻著一個個神道神靈的真名,與李夜清手中的那本神冊相對應。

靈火芝、龍甘雨、穀子蛇、紙衛…………

大大小小的神靈排列有序,交給城隍司負責,由監天司的司夜譙樓監管。

老靈祝將三塊空白的令牌擺放上去,隨後又一揮手,麵前的靈牌就由變為了一盞盞燈火。

——————————————

申末,酉初。

李夜清三人和卜星回到了朔州城的刺史府邸中。

正堂裏,朔州刺史早已經差人擺好了茶水。

佐官高疾帶著兩人來到正堂,等眾人落座後,高疾就上前斟了幾盞茶。

李夜清端起茶盞,看了看門外,問道。

“高佐官,為何不見刺史大人?”

聞言,高疾躬身道。

“回繡衣大人的話,刺史大人正在書房中批閱朔州各地今日傳遞上來的奏報,稍後便會到來。”

正說話間,正堂大門被人推開,來者正是朔州刺史。

“繡衣使者,小星官大人,久等了。”

朔州刺史略帶歉意道。

“這幾日積壓的各地縣城的奏章太多,因此耽擱了,還望勿怪啊。”

坐上首座後,朔州刺史朝著小星官卜星拱手道。

“小星官大人突然造訪朔州,下官也是剛剛才得知此消息,此間原因,還望小星官大人見諒。”

一州刺史在大玄廟堂中為四品官職,可稱作一方大員。

但監天司獨立於六部之外,大星官為正二品,小星官也是從三品,隻是不錄入吏部冊中,因此即便卜星隻是個十六七歲的少年,但仔細算來,他的官職還要比麵前上坐的朔州刺史要大上半分。

“刺史大人客氣了,我這突然造訪朔州,不曾事先通報一聲才是有責,此間多有叨擾。”

卜星還了一禮道。

“我此次過來朔州,為的是督查朔州神道的一應事務,而繡衣大人也已經和我商討過了朔州神靈空缺的任職之事,此事已經可以塵埃落定了,明日讓那兩人任職過後,我就該返回玉京城了。”

朔州刺史舉杯道。

“有勞繡衣使者和小星官大人了。”

李夜清坐在下座,一邊喝茶,一邊不禁有些感慨,本以為這卜星年少得誌,應該有些目空一切,沒想到對於官場上下的相處之道竟然也拿捏的極其有分寸,言談舉止間,給足了這位朔州刺史的麵子。

真是深藏不露啊,李夜清如是感慨著。

說到這裏,卜星又開口道。

“對了,我聽繡衣使者說,那吳家妖人的屍身和朔州的司農官吳言之,需要押赴玉京城,交由聖人定奪,此事的幹係重大,押送途中絕不可有絲毫失誤,所以等我回玉京城時,這兩人可以交付給我,由我親自送往玉京城中,刺史大人以為如何?”

“那真是太好了。”

聽到這話的朔州刺史不由得欣喜,他放下手中茶盞,撫掌道。

“原先我還在為押送這兩人的人選而頭疼不已,選了幾員朔州城的上將,卻又有些不太放心,畢竟確如小星官大人所講,此事幹係重大,眼下居然有小星官親自押送,那我便可無憂了,那便多有勞煩了,對了,可需要我選一上將,帶上幾百人馬一路相隨?”

卜星卻擺了擺手,攏攏北鬥星繡的袍袖。

“不必,刺史大人有心了,我自有監天司的法門隨身,趕去玉京城不過一兩日間,有那些兵馬跟隨,反而是拖遝了。”

“此言不錯,小星官大人有高深法門傍身,自然不需他人相助,那此事就這般定下來了,後日小星官大人出發時,我會親自送你出城。”

朔州刺史淺啜了一口茶湯後說道。

“時候也不早了,我讓灶房裏的人準備了晚食,兩位大人用過晚食後就早些歇息吧。”

一番討論過後,李夜清和卜星向朔州刺史道了別,就離開了正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