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啟程(1 / 2)

二月十四日。

距大玄國年關還有八日。

朔州城門外。

此時正是辰時,今日天色晴空萬裏,絲絲涼風沁人心脾,經過昨日那場溫和的細雨,整個朔州地界都變得煥然一新。

城門前,朔州刺史親自帶著一眾官員,護送繡衣使者和小星官兩位大人出城。

卜星腰間懸掛著一隻繡有星象的錦囊布包,這是監天司內的法器,是件可納物的靈寶,雖然比不得李夜清身後的那浮生畫軸,卻也是極為珍貴。

那吳縉彧的屍身和司農官吳言之,此刻就被卜星收納進了這錦囊之中,隨身攜帶。

朔州刺史上前一步,拱手感慨道。

“兩位大人,此一別山高路遠,還望路上多多保重。”

李夜清俯身向這位老刺史回了一禮。

“多謝刺史大人關心,眼下時候不早了,我們便就此離去,日後有空再來你這朔州城中叨擾。”

“不叨擾不叨擾,這次朔州神道和災荒的事務全靠兩位大人相助,等下次來,這朔州城必定會是另一番好景象。”

朔州刺史擺了擺手。

“昨夜譙樓也來報了,希夷山的仙師已經向泰山府君稟明了五通神之事,那五通神在大玄關外耽擱了,故而久久不曾上任,現在五通神已經在趕來的路上了,上任就在這兩三日之間。”

聞言,李夜清撫掌道。

“既然如此,那真是極好,話不盡言,在下也該啟程去往蜀州了,就此別過。”

朔州刺史領著十幾位官員,跟在兩人身後道。

“我再送兩位大人一會兒。”

一直送到朔州城外的官道盡頭,那朔州刺史才帶著諸多官員返回了朔州城。

李夜清看著返回的眾人身影,再看看朔州此時晴朗的天氣,隻覺得身上好像有什麼擔子一下就變輕了許多。

但一想到庸都城裏的情況,李夜清又覺得事情還遠沒有結束。

卜星止步,側目瞥向身側的李夜清道。

“到這裏我們就該分道揚鑣了,你往西去蜀州庸都城,我往東回江南道玉京城。”

聽到這話,李夜清撫著腰間的霜降劍柄,囅然一笑。

“是啊,這三兩日時間過的真快,小星官為人也頗為有趣,隻不過還是那句話,和你這人做朋友可真費勁啊,一點秘密也沒有。”

卜星也是微微一笑,隨後換了個自稱道。

“下官知道的秘密可比李繡衣猜到的還要多呢,你說是嗎,玄禎殿下?”

聽到卜星的稱呼自己的本名,李夜清稍稍一愣,繼而隻能無奈的搖搖頭,原來他早就看出來了,不過自己也應該能夠猜出這件事的。

“好了,殿下,就此別過吧。”

卜星揮手向李夜清道了別,隨後身形很快就消失在了李夜清的身前,隻留下一句話還縈繞在耳邊。

“下官等著殿下回玉京城的那日,屆時我們再秉燭對弈,通宵達旦。”

李夜清揮手目送著卜星的身影,直至徹底消失不見,隨後他也轉身走向了麵前通往蜀州的官道。

蜀州距離此地莫約有一千五百多裏,就算用上道門的神行法,也該需要三日左右。

“今年的年關該在庸都城過了,倒真是有些不習慣。”

李夜清笑著搖了搖頭,隨後沿著官道向前走去。

就在他走出兩步時,有一片落葉飄到了李夜清的麵前。

李夜清伸手捏住樹葉,發現這樹葉上附著泗水府君的靈氣,也正是從清河縣的方向飄來。

樹葉上隻寫了一行小字,李夜清一眼就認出這是柳折的字跡。

“李郎,此番多虧了你,以後在玉京城沒有我幫忙,你自己可得多長點心了,對了,那靈澤神也讓我給你帶句話,她說多謝,當然,我也是這個意思。”

李夜清看著這一番話,不免有些忍俊不禁。

就算成了泗水府君,那家夥還是這麼的不著腔調。

不過以後玉衣衛裏少了個柳折,多少還是會有些不習慣的吧。

李夜清心中感慨,而後鬆開了捏住樹葉的手,隨後那樹葉就隨著靈氣一同消散了。

狐女從畫境中走出,來到李夜清的身側後問道。

“李君,方才是誰的來信?”

兩人沿著官道向前,一邊走一邊閑聊道。

“柳折,你知道的,如今他可是成了泗水府君,大玄的二等神靈,也算是因禍得福了。”

聞言,狐女卻是輕輕歎了一聲。

“可是,柳折成了泗水府君,那就不能夠陪伴在家人身邊了吧,他如今就在清河縣神道任職,可卻隻能遠遠看著自己的親人,他心中其實也不好受吧。”

但李夜清卻擺了擺手,說出了另一種看法。

“這麼說到也是,但其實雪兒你若是換個角度想想,這對他來說何嚐不是一種好的結局,他本已身死,該入城隍司輪回,等輪回過後就再也記不得前世種種,如今的他能夠以神靈之身陪伴在親人身旁,更有本領護佑她們平安一生,這也算是極好了,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