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來信(1 / 2)

“青蚨信?”

李夜清伸出右手,接住了那封青蚨信。

一旁正在收拾木案的桃夭夭也注意到了李夜清手中的那封青蚨信,便問道。

“李君,這是誰送來的青蚨信?”

聞言,李夜清看了看青蚨信下方的青色印泥,上方印有一枚簡易的龍形,笑道。

“謔,是雲螭城寄來的,看樣子是敖靈寫來的青蚨信。”

隨後李夜清便轉身走進了不停居的書房,他坐在書案後,打開了手中的青蚨信,隻見上書。

李郎,久之不見。有不欲我耳,自今大玄國之老關一日,無為祥言與汝,爾罷之,螭國之日可無聊也,王未有之言使我歸玄,度三四月,記善食,且不知老之將至。

看著手中的青蚨信內容,李夜清笑著搖了搖頭。

“這敖靈,回了東海國兩個月,就連大玄國的書信格式都記不得了。”

這時,符拔和其他幾個精怪們也鑽進了書房裏。

符拔跳上書案問道。

“敖靈寫的什麼啊?”

李夜清笑了笑,將青蚨信攤在書案上。

“能說什麼,讓我們記得好好吃飯,另外她現在還待在雲螭城呢,東海國龍君沒下令,敖靈也回不來大玄國。”

言罷,李夜清喊來了昌化這文房四妖。

“墨洗、硯青,研墨。”

聽到李君發話,墨洗便搬來了一塊陳墨,添了些水就按在硯青的硯台上開始研磨起來。

而屈知章也是從書案下取出了一張蜀州麻紙。而後作為鎮紙壓在了左上角。

等到墨洗將陳墨研磨完畢,李夜清拿起昌化,用昌化的筆尖蘸了些墨汁,便落筆給遠在東海國雲螭城的敖靈回複了一封青蚨信。

待最後一筆落下,李夜清將昌化放開,把蜀州麻紙攤在了一旁,等待墨跡晾幹。

就在昌化準備去洗淨筆尖上的墨汁時,李夜清卻又夾住了它。

“咋了李君,不是都寫完信了嗎?”

“等等,再寫一封信送回玉京城。”

說到這裏,李夜清又從書案下方抽出了一張蜀州麻紙。

稟聖人。

又是一年新春佳節,祝聖人壽萬歲,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大玄國昌榮。昨夜庸都遇妖魔襲事,想公已知之。西寶獅子國合,遂成二十萬之眾。

此大疏也。

中言不完之事,然鎮西王與昭武將軍已排兵陳,將當之,及庸國事畢,孫乃還玉京,又三祖收青丘狐女為義女,亦大喜,茲事多餘,還玉京城,複述與君。

玄禎敬上。

寫完書信之後,李夜清將這張蜀州麻紙攤到了一旁,等待晾幹。

而另一旁的那張送到玉京城的青蚨信上的墨汁已經幹了。

李夜清將那張蜀州麻紙折疊整齊,裝進信封之中,伸手從敖靈寄來的那封青蚨信裏提取出了一縷青蚨的妖氣。

隨著青蚨妖氣的注入,那封信件也泛著淡淡的青光,隨後化作一道流光,自書房的檀木窗中飛出,向著東邊的東海國而去。

昌化此時也已經將身上的墨汁洗了個幹淨,它湊到李夜清身旁道。

“李君,這東海國難道不過年關麼。”

聞言,李夜清搖了搖頭,回答道。

“東海國又不是大玄,哪裏有什麼年關,不過我倒是也沒有去過東海國,隻是聽敖靈說起過,東海國每年最大的節日便是祭雨節,一年一度,算是他們龍族的新年,時間莫約在我們大玄的穀雨節氣前後。”

而符拔則是看了看敖靈寄來的信件,罵罵咧咧道。

“可惡,敖靈這死丫頭,也不問問我符拔近來如何,一心就想著你小子,算了,不管她,龍君給她關死在雲螭城才好呢,走了。”

言罷,符拔就跳下了木案,轉身走去了天井裏。

還沒等李夜清開口,外麵的狐女卻走了進來。

而在狐女的手中還拿著三封青蚨信。

塗山雪走到李夜清的書案旁,將手中的青蚨信放在了書案上道。

“這三封信是剛剛送過來的,李君的年關還真是忙。”

“三封信?”

見到這三封青蚨信的李夜清也有些詫異。

“好家夥,讓我看看都是誰寫給我老李的。”

說到這裏,李夜清打開來了第一封青蚨信,信上的署名是老筆齋的莊子然。

“原來是莊老先生寫過來的青蚨信。”

浮生親啟。

浮生,久而不見兮,忽一轉已久關,兩月而來,二本大作玉京師而風靡不甚者,諸人皆待君那誌怪新書乎,不知今所撰如何?

佛書:誠為太少,待卿至玉京,可善聚一聚,考文學,老夫於舊筆齋內具數十年好茶,別有茶說文,言通夕。

老筆齋莊子然二月一十五日書。

“哈哈,沒想到莊老學士還記著我這本《玄都雜錄》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