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想一首詩能讓這些莽莽將士如此振奮。
士氣昂然,
以至於眾將士呼嘯之聲經久未絕,
可見內心之激憤,
身為統領的的霍去病最能體會這有多難得,
這是從士兵內心由內及外而吼出來的聲音,
能完全感受到那股戰意,那種渴望,
感受到如此戰意的霍去病,北上之戰雖還未開始,但他有信心,必勝!
無他,
師直為壯師!
哀兵必勝!
陳業這首詩全麵的剖析軍魂所意。
何時戰?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為何戰?
“外患在,猶未平。家國屈,何時臆!”
戰往何處?
“駕長車,踏破天山山缺!
以及戰鬥的最後的美好憧憬——“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突厥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
這是一首絕無僅有的出戰詩!
讓士兵更明白戰鬥的真諦,
更深刻的讓士兵找到內心力量,由心而戰,由心而聚,
這比任何戰前動員的話都更有力量,
因為這是士兵打心底裏所認同的。
在此刻,霍去病心中對陳業心中的佩服無以複加,而全天下能讓他所內心認同的人不超過一手之數。
李格更不用說,心中早已將陳業視為人師,拜師之心更加強烈,
而長樂心中對陳業的愛慕之情更甚,其美目看著因陳業之詩狂熱的眾將士,這就是他心目中世上無雙的奇男子!其胸口的起伏不定已透漏出其內心的炙熱;
……
待演武結束,
時至亭午,
霍統領將陳業幾人迎入營帳,
設宴招待,
而酒足飯飽長樂離帳,陳業李格等人便是談天闊地。
……
少年將軍霍去病道:
“陳師先前所作之詩實在是讓在下熱血澎湃啊,尤其是那一句“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突厥血!”實在霸氣豪邁!”
“陳師或許不知,我大唐帝國力強盛,地大物博,與多鄰國接壤,但也正因為此,突厥、吐薯、契丹、回紇,這些生性野蠻,落後的遊牧民族,垂涎視我中原之物業久矣”
“常侵擾我大唐之邊境,燒殺搶掠,百姓苦不堪言,昔日我曾率軍親曆,那淒慘之景,不忍直視,心中自對那些蠻夷痛恨之極,恨不得飲其血肉!”
……
陳業聽此心中也是能感受到霍去病心中對於外夷的痛恨。
遂開口道:
“將軍衛國之心我尤有體會,但古往今來,侵略與反侵略也是千古之難題”
“因為從古至今,人類所有的的戰爭都是為了“生存”二字”
“優勝劣汰,是整個世界的運行法則”
“蠻夷之地,不適宜農耕勞作,或逢災害之年,牛馬不存,便是隻能搶掠”
“有先進就會會有落後”
“同在這片土地,同為人族”
“而蠻夷之患猶如野草,野火燒之不盡”
“以我之論,應以戰征之,以化改之,方能長絕征伐!”
聽到陳業的這些新奇的話,讓李格,霍去病深有所思,
李格則是開口說道:
“陳仙人此話可行,卻難以施行”
“以戰征之,我大唐之軍雖舉世無雙,勇猛非常,但遊牧民族自小民風彪悍,作戰勇猛,況且占據地利之勢,實難一舉滅之”
“而蠻夷之國,互通勾結,大唐之力也無法支持多線作戰,以寡敵眾,難矣!”
霍去病聽此話也是應和道:
“三皇子所言極是,以目前唐之現狀,唯有徐徐圖之,逐一殲之,此是一場持久之戰,別無他法”
陳業聽言道:
“那,若是大唐能擁有一支可以上天入地,日行千裏,單兵足以一擋百,以一擋千的軍隊,那,又當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