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念冬覺得自己眼花了,擦了擦眼。

還在。

張三媳婦看到沈家人回來了,高聲喊道:“小正媳婦,梅子,你們家來客人了。”

下工回來的路上,這三個人在村口問路,說的是江知青的名字。

年長的嬸子和年輕姑娘跟江知青長的挺像,這是娘家人。

江念冬走在最前麵,沈梅和孩子們緊跟在後麵,落湯雞一樣衣裳還滴著水的沈義和宋叔走在最後。

區區幾百米的路,特別漫長。

這條路上景色很美,放眼望去綠油油一片,江念冬每天都要欣賞的美景,此時黯淡無光。

景色跟心情密切相關。

再遠的路,都有盡頭。

兩邊的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江念冬滿臉憔悴,膚色暗黃臉部浮腫。

天熱了,沒有再戴帽子,三天沒洗頭,頭發油得可以炒個菜了。

大肚子讓她自己所有的衣裳都穿不下,身上穿的是沈正補了補丁的舊衣裳。

衣服已經洗得泛白,很是破舊。

沈梅、沈義、孩子們的狼狽就更不用說了。

江念冬的親媽、妹妹江念季、妹夫看著這一行人。

小皮鞋、妮子外套、精致的裝扮,就是走親戚的裝備,最好的衣裳壓箱底的拿出來穿上。

沒有太大的表情,眼神裏麵的內容自行領悟。

好像什麼都有,又好像什麼都沒有。

讓江念冬瞬間回到了小時候,原主是城裏人,她不是。

她家也是農村的,家裏來親戚的時候就是這樣。

親戚當然是走親戚的樣子,親戚家的孩子也是,而她則是……

這種對比造成無聲的傷害,心底留下了一絲痕跡。

“媽,大老遠的,你們怎麼來了?”

江念冬心情很平靜,並沒有見到親人的激動和淚眼汪汪。

她在心底慶幸剛剛已經發泄過情緒了。

或者此時站在對方麵前的是一個來自陌生世界的普通人,所以她才如此。

就像是跟張三媳婦偶爾碰麵打個招呼一樣自然,“吃飯了嗎?”

江母已經淚流滿麵,她的女兒,下鄉之後一麵都沒見過的女兒,怎麼成這個樣子了?

……

給雙方做了介紹,江念冬就去茅房了,尿頻沒辦法。

沈梅趕緊把人迎進屋,沏茶倒水招待客人。

嫂子進屋洗了手,安頓好,在炕上舒服地坐好。

梅子趕緊出來收拾自己和孩子們,在院子裏用笤帚疙瘩把身上的土掃掉,洗臉洗手,重新梳頭。

讓沈義趕緊去換衣裳,別感冒了。

宋叔和江念冬坐在炕上招呼客人。

小正媳婦的態度有點不對,見了娘家人沒個笑模樣。

是不是找沈大山過來?

……

尷尬的氣氛被咕嚕咕嚕聲打破了。

到飯點了,肚子報警了。

“豆包娘餓了,要不先吃飯?”

沈梅動作利索,這一會功夫,又加了一個野菜炒雞蛋。

見嫂子隻顧吃自己的,連句話都不說。

沈梅硬著頭皮自己上,“嬸子,妹子,妹夫,你們別客氣啊,多吃點。”

心裏犯嘀咕,嫂子的妹妹比我大還是小也不知道,一想人家剛結婚肯定小。

江念冬:“農家飯吃得慣嗎?要不單獨給你們整點?”

……

江母:……,姑娘笑眯眯的陌生的很。

江念季:她姐語氣很正常,可她聽來就是一股諷刺的味道。

妹夫:“四姐,不用。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