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念冬和沈梅婆婆聊了挺多。

假如說沈梅考上了大學,大江和孩子們也跟著一起去。

不會把男人和孩子撇在家裏,自己進城。

江念冬給的保證,“嬸,你放心。沈梅絕對不會做對不起家庭的事情。但話說回來,如果大江自己不爭氣,我們做哥嫂的不能看著梅子不管。”

“嬸就是年紀大了,想的多。我這個兒子你放心,絕對沒二心。他倆跟著你們,過得不錯。我們都知道的。”

大江每天都回去上工,沈梅跟孩子們十天半個月也回家一趟。

私底下問過小玲和小軍,在舅舅家怎麼樣。

好著呢,吃得好,跟小夥伴們玩得也很好。

沒有受委屈。

女人說女人的。

男人們喝著酒說話,酒桌上說話更好聊,直接,有什麼說什麼就是。

宋叔開口,說是小輩們幹事情沒多久,應該提前過去說一聲的。

讓親家放心,沈梅考大學考上的概率有多大,說句實話,真沒有多大勝算。

萬一考上了,沒有任何改變,放心。

讓大江和孩子們跟著一起去。

這段時間因為恢複高考的事情,知青們鬧得人心惶惶的。

老兩口在這兒吃了一頓好飯,大江把人送回家。

這事算是過去了。

沈梅公婆回家之後,躺在炕上也睡不著。

“他爹,大江跟著沈正沒錯。可比咱強。”

“那臭小子天天吃的跟過年似的。”

沈梅公公羨慕的很,他當老子的還沒兒子吃的好。

“你個死老頭,兒子吃的好你還不樂意。”

……

這個年代吃點好的就是好日子啊。

老百姓的被窩裏失眠的人不少,有些人動了心思。

都是老農民,沈梅是個什麼樣的人。

農村婦女,嫁人後生娃下地做家務。

這樣的都要參加高考?

一部分就想著,我也能。

一部分人則是等著看笑話呢,那些城裏來的知青能不能考上都不好說。

沈梅就等著到時候鬧笑話吧。

上大學是好,好事哪有那麼容易的。

這都是那個出了名的不上工的嫂子鬧的,不帶好頭。

淨瞎幾把胡鬧。

反正說啥的都有。

有一部分人跟風也報名了。

報名之後發現一頭霧水,就找到了沈家。

想找沈梅問問,到底怎麼個複習法。

沈梅是一問三不知,就一句話我也不知道,嫂子讓幹啥就幹啥。

再後來,江念冬都不讓沈梅浪費時間去應付這個。

直接讓沈正來,有不清楚的就去公社問,或者問知青,我們也不知道。

·

時間飛快,轉眼就到了十二月份。

陸嬌嬌挺著個大肚子,一點時間也不敢浪費。

越到最後,越覺得好多沒學的。

江念冬帶著沈梅做最後的衝刺,政治、語文、曆史地理再過一遍,就看重點。

數學把公式過一遍,就複習錯題本。

最後這幾天,每天要像考試一樣,看著時間做題。

語文的作文也要寫。

對沈梅的要求就是語句通順,沒有錯別字,立意正確。

因為是第一次考試,江念冬才會大著膽子報了京市的學校,有賭一把的意思。

能不能成就看命了。

要是不成,明年她和沈梅再拚一把。

自己一個人,分分鍾想放棄,有人作伴就能堅持。

臨近考試的這幾天,江念冬還是有點緊張,不夠淡定。

以己推人,女主忽略,梅子跟她差不多。

思想工作開展起來。

“梅子,不要想考上了會怎麼樣,也不要想考不上怎麼樣,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