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念冬讓宋叔幫忙在這個木頭箱子裏種上韭菜,放在燒炕的屋子裏。
北屋沈義的這個房間一直燒著火,是家裏最暖和的,因為孩子們在這屋。
天冷了就中午太陽好的時候才帶他們出去溜達,大部分時間都在屋裏炕上玩。
孩子們在屋裏穿著薄的棉襖,去外麵穿厚的。
·
宋叔和王老頭仔細琢磨了小江的意思,跟在地裏種菜一樣的道理。
隻不過現在外麵氣溫太低,把地點移到了屋內溫度稍高的地方。
先種種試試,箱子裏放入適量的土,其他流程跟種菜一樣。
澆水的時候搬到地上,下麵不漏水,把他放到炕上,不直接接觸炕,做了一個架子離地麵兩三公分。
又整了一個小木頭箱子,種從院子挖的韭菜根。
宋叔和王老頭照顧得很精細,孩子們每天都要看看有沒有長出來。
·
十一月下旬
京市前幾天剛下了一場小雪,跟東方紅比起來,這兒的雪太少了。
沈正他們很是懷念老家冬天的雪啊,每年的十月份就下雪了。
大雪紛紛揚揚,一下就好幾天。
屋頂上、樹上、地上哪兒哪兒都是厚厚的積雪。
好懷念掃雪的日子。
京市不僅雪少,還小,比家裏溫度高。
家裏冬天好幾個月都是零下三十多度。
晚飯後,是一家人坐在炕上的輕鬆休閑時光。
包子兄弟們滿炕走,一會兒去找大伯,嘴裏喊著“伯伯!”
一會兒又喊“爸爸”
“尿尿”
“果果”
……
三小子沒一個消停,嘴裏話不斷,幹這個幹那個,一直鬧騰到睡覺。
生物鍾很準時,晚上七點到早上六點半。
打著小哈欠,小手揉著眼睛,淚眼汪汪的,這是困了。
再把泡尿,穿上睡袋,放到炕上自己就睡了,都不用哄睡。
他們睡覺的這個點,大人們都在這正常說話呢,他們不受影響,睡自己的。
江念冬的心思不在書上,明顯在走神。
最近在街上看到了喇叭褲,有人開始穿喇叭褲了~
是的,書中的劇情借鑒了現實世界的。
年代文中都有提到過,喇叭褲流行了很長一段時間。
要做難度不小,布料是個大問題。
好多書裏都是從廠子的殘次品下手,要跟裏麵的人搭上關係。
這個時候還不是市場經濟,根本不賣給個人,都是跟單位對接。
“沈正,能買到布料嗎?做褲子的。”
“家裏的布票都用完了?”
沈梅:“還有兩張。”
沈正心想,媳婦終於要做衣裳了,必須得買啊。兩張太少了。
小玲他們洗漱回來了,江念冬從炕櫃上拿了蛤蜊油下來,三雙小手已經伸到眼前了。
每個小手上都抹一點,“不用布票,你去廠裏問問,看看能不能多買點,能買多少買多少,做褲子的。”
“哦。”
沈正答應著,有點拿不準這能買多少是多少啊。
“你們注意到了沒,年輕人穿的那種新式褲子,褲腿這寬的那種。”
宋叔:“沒注意。”
沈義點頭。
沈正還真注意到了,這樣穿太紮眼了。
賣貨的時候還跟那個小青年聊了兩句,說是跟什麼電影學的。
沈正笑眯眯的看著媳婦,還往媳婦跟前挪了挪,“媳婦,我見過。”
媳婦要是喜歡咱就買,錢是啥,王八蛋,花了再賺,給媳婦花錢不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