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王來福是被他娘的經典國罵吵醒的。
屋裏炕上沒人了,出去一看就見媳婦孩子們各幹各的。
媳婦挑了一桶水進來,女兒和兒子每人端著一個盆,從大門外進來。
“你們娘仨一路貨色,是去挖井了吧。”
“快點,等水做飯呢!”
……
王來福看了一眼從屋裏出來的男人們,幾步上前接過孩子們手裏的盆。
一手一個,哐當——
啊——
啊——
“哥,你幹啥?”
“來福——”
……
王家一大早就打起來了,王來福一家子被趕走了。
一家四口走在路上,還有點沒回過神來。
王來福突然想到什麼,“媳婦,大妞是不是得跟學校打聲招呼?”
“不用打招呼。”
“爹,奶不讓我念書了。”
……
王來福潑了兄弟們一身水,揍了兄弟們一頓,被老娘揍了一頓,怎麼算他也不吃虧。
·
京市
吳建軍回來地如此之快,超出了沈正的預計,以為最快也得三天呢。
這小子隻用了兩天,辦事效率賊高。
沒想到驚喜還在後麵,接下來的兩天王來福和劉江西也都回來了。
不過不是一個人,王來福帶著媳婦孩子,劉江西帶著媳婦。
王老頭家一下子熱鬧了起來,又收拾了一個屋子出來住人。
男人們在家裏收拾,沈梅和江念冬帶著女人孩子們去了澡堂子,從裏到外徹底收拾幹淨。
雖說來得突然,開始稍微有點手忙腳亂。
住的地方安排好了就好說了,家裏被褥有備用的。
沈正他們進山的時候也收過大娘們彈好的棉花,做好了新的被褥。
江念冬的消費觀念有新的不用舊的,有了新的被褥家裏人陸陸續續的都用上了。
舊的被褥曬了,洗幹淨,家裏來人的時候用。
用了一天的時間收拾妥當,當天晚上,沈正和媳婦就商量好了。
王來福和劉江西都跟沈正聊了,反正那意思就是非常不好意思,沒打招呼就把人領來了,給他添麻煩了。
王來福在路上就想了,主要是孩子們上學的事情。
他都想了,這事不能麻煩沈正,他自己去求鄭清朗幫忙。
這事他想多了,沈正就能給他輕輕鬆鬆辦了。
當時小玲他們上學,老鄭和楊建國幫忙搭的那條線,沈正一直走動著。
除了過年的年禮,平時也沒少過去送東西,一開春最新鮮的野菜,家裏菜園的各種蔬菜,從山裏淘到的稀罕東西等等。
頻率基本保持在一個月兩次,多了怕人家煩,少了就生分了。
每次過去挑個不起眼的時間,把東西放下都不坐,說兩句話就走。
沈正現在辦這些事拿捏得已經很熟練了。
他也想試試,自己維持的這些關係,在關鍵時刻能不能用得上。
正好王來福這事,就當試金石了,要是辦不成,那些東西就當喂狗了。
狼心狗肺的東西,以後別想吃他一口東西。
沈正做了挺多心理建設,到了之後發現多餘了,人家給行個方便,該咋辦咋辦。
最棘手的孩子們上學的問題解決之後,其他的都不是事了。
江念冬先和沈正說了她的打算,讓沈正去跟王來福他們談,看他們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