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陽在海城開始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容易,和兄弟們想了兩個法子,聯係戰友看這邊有沒有認識的人,直接去市場管理辦公室請客送禮拉關係。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搞了三個店鋪。
市場上寸土寸金,沒有一絲空地,貨架從頭排到尾。
日營業額都是幾千,一天四千的營業額,利潤至少兩千。
沈家的利潤要比一般的攤主更大,因為是直接從東方紅服裝廠拿貨。
沈家的服裝店很快就在整個市場脫穎而出,客人隻要把市場來回逛一圈,懂行的就能看出好壞。
同類產品,隻要是市場的流行貨,沈家貨就比其他人家的貨質量上更有保證。
沈家有以楊建國為首的服裝設計團隊作為後盾,還有東方紅服裝廠的生產力保證了產品的供應。
緊跟市場潮流,流行什麼就做什麼。
楊建國的服裝設計團隊,本身就在港城有辦公室。
港城的衣服樣式,歐美的衣服樣式,流行元素,楊建國用的很順手。
市場買賬就是好貨,不要較真。
港城這邊和京市的聯係,直接是人用最快的交通方式來傳遞的。
如果要等寫信什麼的,快的也要十天半個月。
港城的工作人員直接到京市,楊建國確定下之後,京市的人直接帶著樣衣去東方紅。
需要的布料已經有合作的廠家直接定製,在定製的這個時間裏用廠裏現有的布料進行生產,從設計到生產最後到銷售,一個星期的時間搞定。
到了九十年代,沈家的財富迅速的積累,周朝陽和兄弟們也腰包鼓鼓。
沈家隻是一個縮影,一個個體戶的發展曆程。
市場經濟下像沈家這種如此效率高效的生產,也就不難理解效率低的國營工廠下崗潮的來臨,也是大勢所趨,被市場淘汰是必然的。
周朝陽的財富積累大頭,不是他從沈家拿的工資。
而是沈正當年幫他開的股票賬戶,當時沈正說什麼你這點小錢俺媳婦是看在俺的麵子上才給你搞的。
雖然沈正媳婦不是白幹的,是拿提成的。
隨著儲蓄賬戶裏麵的金額的增長遠遠超過他這邊工資的收入,他才真的明白了。
當時沈正是看他可憐,掙得少還是拿命拚的,才幫他掙點錢作為後盾。
從他這邊就可以判斷出,沈家服裝這塊並不是收入的大頭。
收入大頭在沈正媳婦手裏,服裝和蔬菜的收入源源不斷湧入作為本金。
沈正媳婦把本金翻了不知道多少倍,真的不知道多少倍。
沈正那句話沒說錯,他媳婦和錢是親戚。
周朝陽退伍之後抱緊沈家的大腿,很快就實現了財務自由。
在周朝陽的眼裏,有兩套房子,按照現在的消費一個月一百塊,一年一千二。
這就是財務自由了,更何況他還遠遠超過這個呢。
把他心目中財務自由的數目存在銀行,多餘的錢就直接買房子。
他特意問過沈正媳婦,最安全的方式是什麼。
像存在銀行一樣安全的方式,不對,是比存在銀行還要安全的方式是買房子。
買房子的城市和地點也是有講究的,這個不用他研究,跟著沈家屁股後麵就是。
每次沈正要買的都是,都要問他一下。
美麗國的時候他搖頭,港城也搖頭,他又不去,那麼老遠還是算了。
京市、申城和鵬城,他跟著一起買了。
沈正讓他把心放到肚子裏,媳婦說了到了合適的點這些房子都會處理掉的。
對寶貝閨女川川,周朝陽不要求學習多好,就兩個字得能打。
萬一遇上壞人,他不在身邊,必須要自身功夫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