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義知道自己跟別人不太一樣,在他有記憶以來就有弟弟和妹妹陪著。

他不需要別的朋友,也不喜歡交朋友,他有弟弟妹妹就夠了。

雖然弟弟和妹妹都很笨,他也不嫌棄。

等他們都長大了,他和弟弟要幹很累的活才有飯吃。

他不喜歡上工,可弟弟說了不上工就沒有飯吃。

他知道弟弟是騙他的,因為宋叔就不上工。

宋叔不僅有飯吃,還有肉吃。

幸福的事情是,他們三個也跟著宋叔吃上了肉。

那時他們還小,不能自己搞到肉。

不過他們已經給宋叔承諾過了,等他們長大了就請宋叔吃肉。

等他們一點點學到了宋叔的本事,他們有了選擇。

上工或者上山,他毫不猶豫選擇上山。

後來有一段時間,他不開心。

妹妹早就嫁人了,弟弟也結婚了,還分家出去單過。

他留在家裏,還跟弟弟生氣了。

來喊他上山他也不去,來喊他去家裏吃飯他也不去。

他一生氣,就吃得多。

後娘就嫌棄他,吃得多還不幹活。

哼!他就不幹活,還吃飯,你能把我怎麼著!

打我我就跑,罵我我聽著。

後來他也被分出去了,被弟弟帶回了家。

在弟弟家他可乖了,可聽話了。

主動幹活,幹得多還吃得少。

不敢多吃,怕惹弟妹不高興。

他也不用吃太少,隻要吃得跟弟弟一樣多就行,這樣就足夠他吃飽了。

很快他就適應了新家的生活,能吃飽還有肉有蛋,還有好多好吃的。

弟妹給他,他就吃,不給他也不要。

新家很安靜,弟妹經常對她說的話就是。

“大哥,酸菜油大才好吃,下次再多放一點。”

“大哥,餅子做成發麵的嚐嚐,軟和點可能更香。”

“大哥,肉多炒一會,把肥肉裏麵的油都靠出來。”

“大哥,挑肉餡的時候在裏麵加點大醬,對了,以後燉魚燉肉的時候也加點試試。”

……

他自己都吃出來好吃了,做飯越來越好吃。

每次做點啥好吃的,喊宋叔去家裏吃,每次都不去。

他隻得送到宋叔家裏,得虧離得近,要是遠了冬天都涼了。

弟妹是個好人,比一般的人都要好。

可村裏人不喜歡弟妹,在河邊洗衣服的時候,說弟妹是懶婆娘,不僅懶還饞。

家裏家外什麼活都不幹,要麼不去上工,上工了也幹不了活,都是弟弟或他去幫忙幹的。

弟弟也不生氣,笑嘻嘻的聽著。

他也沒覺得弟妹不幹活是個問題,因為弟妹吃得少。

吃得多幹得多,吃得少就可以少幹活。

比如一頓飯共十個餅子,弟妹隻吃一個,他和弟弟一人吃四個半。

一鍋菜,弟妹吃一碗,他和弟弟一人吃半鍋。

如果按這個算,那弟妹應該幹得活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不過弟弟說了,弟妹的活他幹。

很快他就有了新玩伴,弟弟的閨女豆包。

他開始學著怎麼抱小寶寶,給小寶寶換尿布,陪小寶寶玩。

自從有了豆包,他不僅不想上工,還不想上山了。

讓弟弟和宋叔上山吧,他要在家裏跟豆包玩,不對,是看孩子。

十次裏麵有兩次留在家裏,沈義就很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