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恢複東康國,由王柯燾登基稱帝。
從大牢裏解救出來的十幾位朝臣都被提拔重用。
同時聖夏國派來了瑜王,為監國攝政王,指導新帝政務。
東康國新帝簽署了成為聖夏附屬國的條約。
淩宸翊接過那份簽署條約後,蹲下身來伸手輕撫上王柯燾的頭,從風帽中和善地看著他:“好好與瑜王殿下學習治國之道,發展好東康國,讓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如遇有難事,可執那塊令牌尋本帥,可明白。”
王柯燾眼眶微紅,蓄著淚水,卻堅強的不讓淚流下來的輕點了下頭,可雙唇卻緊緊地閉著,生怕開口讓麵前的這位大英雄聽到自己的哭腔,損了他這小小帝王的形象。
幽冥神騎軍團浩浩蕩蕩地離開了京都城。
王柯燾在瑜王及一眾大臣的陪同下,站在京都外城的城牆上遙遙相送,他再也無法控製其眼中的淚水,抽泣地問著身邊的瑜王:“瑜王叔,他們是不是再也不會回來了?”
“隻要天下太平,不再有紛爭,可能就不會再出現了,那也證明,我們這些人讓國內的百姓過上好日子了,你是在想念他們嗎?”瑜王緊握著他的小手,耐心地問道。
王柯燾點了下頭後,又語氣堅定的回答:“瑜王叔請放心,燾兒不會因想念而引發國內外的戰亂,要是那樣,主帥會對燾兒失望的,燾兒答應過他,一定會當一位好皇帝。”
“好,咱們一起努力,治理好東康國。”瑜王欣慰的笑了。
一出京都城外,所有人全都換回了普通的衣裝,化整為零的急奔向兩國交界關口。
再回到東康國的關口,看到的與來時已經完全不同。
整個城中井然有序,再也沒有了千秋閣那些人協管時的亂相,內城商鋪與民眾安逸平和,外城駐軍紀律嚴明。
關卡城門盤查有序,來往商旅分走兩個城門,不衝突。
可細看之下,也能發現,駐守於東康國關口處的官兵,是來自於聖夏國的,正是赫赫有名的長陵軍,主帥還是當朝正二品將軍關宏海。
回到金甲關後,歸城守於原本的駐守官兵,所有調來支援的大軍已經全部撤出金甲關。
他們又曆時了近兩個月後,回到了聖夏國的國都。
淩宸翊攜一眾人入宮覲見皇上,當雙手奉上東康國所簽署的條約時,皇上的眼眶濕潤了。
皇上接過那份簽約舉了起來,鄭重地對滿朝文武道:“這就是璟王率領所有將士用命拚回來的和平,是萬民之福!”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璟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眾朝臣跪地齊聲道。
“眾位將士辛苦了,朕要論功行賞!”皇上高興地道。
散朝後,一行人回到各自的府中,洗漱完畢後,再次又聚到了璟王府。
淩冀早就命人在漁院內準備好了食材和魚竿。
而最先來到王府的,竟然是皇上帶著皇後、皇貴妃三人。
第二個就是安寧公主及護國公趙慕遠夫婦及孩子們。
待到淩宸翊、秦茉和穆戰陽、戚希悅四人到時,皇後與皇貴妃早就架起魚竿釣起魚來了,安寧公主則跟在兩人身邊打雜,而皇上就與趙慕遠在不遠處的草地上看陪同孩子們在玩耍,爽朗與天真的笑聲傳來,格外的動聽。
他們加入後就更加的熱鬧了,皇後與皇貴妃將魚竿直接扔給了淩宸翊與穆戰陽,並命令他們要多釣幾條魚上來。
然後拉著秦茉與戚希悅就直接去了亭子裏,娘四個就聊了起來,詢問著她們這一路上的驚險情況。
在聽戚希悅繪聲繪色地講述完兩人合力斬殺了夜承柏的事後,皇後與皇貴妃全是麵上得意的相視一笑。
皇後驕傲地道:“不虧是我們的兒媳,果然是巾幗不讓須眉,長臉。”
皇貴妃也點頭緊握著秦茉的手笑道:“那還用說了,她們平時那般辛苦地操練,這回是看到成果了,不過也要小心防範,打不過就讓他們這些爺們兒上手,萬是不能讓自己吃虧的。”
“兒媳知道。”秦茉與戚希悅齊聲回答。
然後再聽秦茉說了關於夜繼統被殺的過程,以及現任東康國小皇帝王柯燾的情況後,皇後與皇貴妃再對視了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的擔心。
皇後微翹起唇角的喝了一口茶的輕點頭道:“此子,他日必成大器,也不得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