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利害(2 / 2)

“國公爺好久沒嚐妾身的手藝了,妾身****想著,能再為國公爺做一次飲食,就是死了也甘心。”王氏絮絮叨叨地說著。

葉德連吃了兩碗小粥,四個菜吃了大半,放下碗筷,舒服地摸了摸肚子,問青鬆道:“三郎可回來了?”

這都什麼時辰了,還沒回來?青鬆嘴角直抽抽,道:“小的這就著人去瞧瞧。若是三郎君回來,可要著人去請過來麼?”

葉德想了想,歎氣,道:“算了。”

這是著人去打聽還是不著人去打聽啊?青鬆無奈。

葉標在床上等了一整天,硬是沒有等到冊封為世子的聖旨,眼看著天色一點點黑了,燈燭一盞盞點亮,心中的希望也一點點破滅。問起陳氏,暖冬不停著人去打聽,負責留守上房的明芳隻是道:“夫人今兒不回來了。”

娘親不回來了,他怎麼辦?難道父親沒有上奏章嗎?

他不敢去問葉德,一夜輾轉反側,直到天亮才睏極而睡。

陳氏去報國寺進香,用過午膳,歇了午覺,看看天色尚早,回府怕撞上葉德發怒。她倒不怕他,隻是這事做得心中有愧,不如避了開去,省得與他口角。

從報國寺出來,她去了魏國公府,想著在趙老夫人那裏過一夜,待得葉德火氣消了再回去。就算沒有看到葉標接聖旨,隻要他能如願以償,她這當娘的也了了心願。

沒想到一到趙老夫人跟前,先受了趙老夫人好一通訓:“你真是糊塗!不要說十郎不能支應起門庭,就是十郎比三郎能幹,也不能改立十郎。你這樣讓盧國公府如何在勳貴圈中立足?以後誰又會與盧國公府來往親密?”

立嫡立長是祖訓,也是各家既得利益者約定俗成的做法。陳氏這樣做,無異於破了例。一個壞了規矩的人,是無法在圈子裏立足的。

再說,葉啟也不是易相與的人。陳氏如此做,他自然不敢對陳氏如何,可是葉標呢?陳氏能護得了他一世嗎?怕隻怕,請立不成,仇卻結下了。

陳氏聽母親分析完利害關係,不由呆了。一母同胞的親兄弟,葉啟不會下得去手吧?

張氏在婆婆跟前盡孝,聽了半天,實在忍不住,插話道:“樂夫人剛走,為的就是這事。娘親在她跟前好生下不來台。”

“啊!!!”陳氏懵了。

趙老夫人斥道:“生了你這樣的不孝女,害得為母半截子入土的人在一個小輩麵前受辱,真是不如不生。”

陳氏羞愧不已,雖在魏國公府歇下,到底睡不安穩,一會兒想著要和樂氏好好理論,一會兒想著葉啟會不會著手對付葉標,各種念頭層出不窮。

天明,頂著兩個黑眼圈,辭別趙老夫人和張氏,坐了車回府。

葉德一早進宮,在宮門外遇到嚴春芳,嚴春芳打趣道:“國公爺可看好了,確定沒有拿錯奏章麼?”

一句話把候著上朝的眾多官員們逗笑了。

葉德又羞又急又氣,拉著嚴春芳的袖子低聲道:“閣老並不是喜歡開玩笑的人,何苦打趣我。”

嚴春芳笑而不語。

眾多官員望向葉德的目光,就像看一頭呆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