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稅7400萬白銀(商稅2000萬+海關稅4000萬+鹽茶稅600萬+1000萬鑄幣利潤)…國庫餘額1.14億兩白銀…”
“…水泥路六萬公裏,遍布呂宋本土任何大城池,小學一千五百多所,分布各個中小城市,入學兒童十三萬…”
蘇萬全把數據念完,各官員震驚且自豪,不知不覺大乾竟如此強大了。
不僅有三十萬雄兵,上萬艘戰船,兩萬門火炮,糧食土地錢財應有盡有,打東洋征大明,萬國莫敢招惹,稱雄一方!
“善!”李宏毅點頭,命令道:“天武二年,你們要把水泥路遍及各鄉鎮,大力修建中小學,墾荒、商稅和糧食要實現新的突破。”
“朕給文官定個小目標,農業稅糧食一千五百萬噸,商稅、海關稅要達到2億白銀…”
“臣等遵旨!”文官一臉苦逼,這任務看著簡單,真要做到,可不容易。
代表著接下來一年,文官必須全神貫注投入工作上,還要與軍方配合好,才可以完成任務。
說完,李宏毅看向軍方道:“天武二年,軍方要攻占兩廣、江浙四省,甚至要占領大明南方!”
“同時,軍方要大力清洗境內不穩定勢力,鞏固根基,派人四處宣傳大乾名聲…”
“軍方保證完成任務!”軍方官員自信道。
若非冬天後勤運輸不給力,說不定已經把兩廣或江浙打下來了。
以大乾三十萬,不,隻需十萬,半年就可攻占四省且穩固根基。
這時,楊興儒出列道:“陛下,大乾國土日漸增大,官員嚴重不足,臣請開科舉。”
“可!”李宏毅考慮片刻答應下來,楊興儒提議雖然有私心,但卻是於國有利。
李宏毅補充道:“待打下兩廣和江浙四省就可開科舉,同時,軍方官兵也可參加。”
“臣遵命!”楊興儒苦笑點頭,陛下果然對儒家不信任,始終防著一手。
科舉特意給軍方開道口子,就是牽製儒家的手段。
也是,任誰見到明朝官員的不靠譜,也不會對儒家官員信任。
李宏毅不是排斥儒家孔子,而是排斥儒家官員和刪減過的儒家思想。
這是兩個概念,不能混為一談!
軍方見官兵可參加科舉,眼前一亮,急忙道:“陛下英名!”
雖然攻打下來的地盤,都是軍方暫管,但這是臨時的,且名不正言不順,遲早要交出去。
陛下讓軍方參加科舉,可是大好事。
誰說離開軍隊就不是軍方人了?
笑話!
隻是不能領兵罷了!
至於是否擔心有人坐大,圖謀不軌,隻要李宏毅在一天,就絕無這種可能!
而且地方官員三年一任期,最多連任兩期,哪有造反可能?
李宏毅又道:“開春之後,朕準備禦駕親征浙江,同時為遷都準備,你們怎麼看?”
話音剛落,百官就懵逼了,好好的怎麼就禦駕親征了呢?
遷都?
遷去哪裏?
蘇萬全問出百官疑問。
李宏毅解釋道:“遷都去應天府,相信軍方不會讓朕失望。”
為何是應天?
應天是六朝古都,是大明經濟政治中心,更是大明陪都,具有極高的地位。
一旦大乾打下應天府,地位必然極速上升,中原鄉紳地主階級哪怕再不喜大乾,也要兩頭下注。
大乾也會有大量人才,不會像現在這樣,陷入人才困境。
同時,在李宏毅規劃中,大乾以後是海陸並進,對海權相當看重。
東南亞周邊國家,都是大乾征服目標,定都應天府,可以更好掌控周邊國家地盤,處於疆域中心,是國家中樞所在。
“陛下放下,末將願下軍令狀,天武二年一定拿下應天府,成為大乾國都!”趙四滿臉激動,立馬回道。
“善!”李宏毅點頭。
趙四猶豫片刻,問道:“陛下,莆田少林寺怎麼處置?”
若是一般存在,趙四早就率領大軍剿滅了,可莆田少林不一樣,千年古刹,香火極旺,民間威望極高。
哪怕趙四,也不得不認真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