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帝李宏毅若是聰明人,必然會將隱患消除,再攻城略地,因此本督斷定,叛軍兩個月不會攻打南直隸。”
“孫總督確定?”魏國公臉色驚疑不定,由不得他不多疑,關乎九族生死和百年富貴,任誰也不敢亂來。
“確定!”孫承宗解釋道:“叛軍分田分地,免除苛捐雜稅,一下子把民心全收走,看似根基鞏固,卻也埋下隱患。”
“任何政策,隻要執行下去,就不可能完全公平公正,這家良田好三分,那家土地多一尺,再加上官紳殘餘力量從中作梗。”
孫承宗眯著眼笑道:“哪怕叛軍刀再利,這些事拖住叛軍兩個月不成問題吧?”
“本督看來,哪怕叛軍再凶,也不可能連百姓一起殺吧?畢竟百姓可不是官紳,而是民,是大乾統治基石。”
魏國公緩緩點頭,認為孫承宗所言極是,叛軍哪怕再狠,也不可能屠殺百姓,不然好不容易拉攏過來的民心,就全散了。
與民心基石相比,叛軍延緩兩個月進攻,也可以接受。
當然,兩人也清楚,兩月過後,叛軍進攻力度也會前所未有,這才是江南真正危機!
浙江金華,東陽縣。
東陽是金華大縣,人文薈萃,英才輩出,宋濂寫過的《送東陽馬生序》更是家喻戶曉。
東陽人多土地多,瑣事也多,佐村就出了事,許多百姓圍住大乾書吏,神態囂張,紛紛要討厭說法。
“這不公平!為啥楊老三家擁有十五畝三分地,我家卻隻有十一畝?”
“是啊,劉老頭家中分到的全是上好水田,我家分到的全是荒地,這太偏心了,我要上報!”
“吳老瘸子家隻有三個兒子,為啥可以得到三十畝地,還能搬進城裏住?為啥我們不可以!”
“對!不公平!必須給一個說法,否則就是官府不公,大乾不公!”
麵對“百姓”群情激憤,書吏麵色發苦,不得不敗退。
書吏狼狽逃離後,百姓中有幾人麵露得意之色,不著痕跡與後麵一人相視一笑,露出得逞笑容。
回到縣衙,書吏向東陽知縣訴苦。
“縣尊,分田分地小的沒法幹了,佐村百姓要求太高,這個說田地不好,那個嫌田地數量太少,鬧哄起來,根本辦不下去!”
“百姓還反了天!”東陽知縣乃是大乾軍中級軍官,因受傷轉正,暫代縣尊一職。
此時聽到百姓鬧事,本就恨不得出戰,沒有軍功的東陽知縣瞬間火了。
東陽知縣冷冷問道:“都有哪些人鬧事,你記下了嗎?”
“屬下沒記,當時人太多了。”書吏解釋道:“不過若是再去,那幾個挑頭的,屬下必定認得出來。”
“好,明天本官親自帶兵和你一起去,好好收拾幾個挑頭的讓!”東洋知縣雖然脾氣火爆,但卻不傻,自然不會光聽書吏一麵之詞,就貿然行動。
東陽知縣決定親眼去看看,再決定怎麼做。
“多謝縣尊!”書吏大喜,有知縣出馬,還搞不定幾個刁民?
翌日。
東陽知縣帶著一百大乾軍和書吏趕到佐村。
快到佐村時,知縣讓書吏一個人過去,看看村民怎麼說。
書吏和幾名手下剛到村口,昨天的“村民”又來了,紛紛開口詢問,甚至有人喝罵。
“書吏大人,請問分田一事怎麼說?我家田地為啥這麼少?”
“對啊!為啥劉老七家是上好水田,我家卻是沙田?這不公平!”
“該死的狗官!不會是劉老七他們給你錢了吧!你這個貪官,我呸!狗東西!”
“嗬嗬!天下烏鴉一般黑!還說大明官紳貪婪無度,大乾官兵也是一樣!全他媽是貪官!”
……
村民越罵越起勁,唾沫星子都快噴到書吏臉上了,突然,一陣聲音響起,大乾軍把挑事村民團團圍住。
挑事村民還來不及驚恐,一道夾雜著憤怒咆哮聲傳來。
“好啊!老子今天真是開了眼啊!”
“大明官紳將你們田地搶走,苛捐雜稅無數,世世代代奴隸爾等,不見你們反抗。”
“大乾給你們分田分地,免除苛捐雜稅,還讓你們娃子上學,有出人頭地機會,卻要聚眾對抗政策!!”
“你們想幹什麼?想造反嗎!!!”
東陽知縣指著領頭幾人村民罵道:“他娘的!隻是聽了幾句別有用心的挑撥,就敢出來挑事,狼心狗肺的東西!”
“誰有意見?都他娘的站出來!!”
“說啊!怎麼不說了?!”
見到知縣憤怒,佐村百姓嚇了一跳,麵露畏懼,不敢說話。
東陽知縣來到一人麵前,問道:“是你挑事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