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魏國公,他若是敢逃跑,崇禎皇帝震怒之下,說不定會褫奪魏國公一脈爵位!
此時與曆史上大清打進南京城不同,那時候崇禎已死,大明亡國。
如今崇禎活得好好的,魏國公自然不敢投降和逃跑!
魏國公拱手問道:“孫總督,叛軍即將攻打南直隸,可有計謀應對?”
“有!”孫承宗點頭道:“經過近兩個月時間,總督府已擁有燧發槍五千支,炮火一百門。”
“雖然火器威力不理想,但用來守城足夠了。”
“本總督準備讓五千新軍帶著一千燧發槍和二十門火炮,去守衛廣德建平,阻止叛軍進入江南。”
有蘇州府官員問道:“總督大人,為何是支援廣德而不是蘇州,下官認為叛軍攻打蘇州可能性更大!”
“蘇州府確實富裕,但本總督若是偽乾叛軍將領,必然先攻打廣德,而不是蘇州。”孫承宗搖頭笑道。
見眾官員不解,孫承宗解釋道:“偽乾已占據五省之地,兵強馬壯,虎視一方!可即便如此,偽乾依然不被各方勢力承認,被認為是偏安一隅的小朝廷,這是為何?”
“隻因叛軍沒有穩定的國都!偽帝李宏毅至今仍住在福建臨時皇宮中,十分逼仄。”
“這種情況,偽乾急需打下南京,證明自己地位,同時為偽帝正名!”
“善!”魏國公沉吟片刻,拊掌大笑,認為孫承宗分析不錯。
還有什麼比攻打南京,更值得偽乾興奮的了?
與之相比,蘇州那點財富,不值一提!
這世上都是有了名,才有權,有了權,錢財滾滾來!
總督府官員紛紛附和,認為孫承宗考慮沒錯,連蘇州府官員也放心不少。
隻要守住廣德府和南京,蘇州府就是安全的。
殊不知,李宏毅太過貪婪,名和錢都要!
因此,才有三路大軍,齊攻南直隸廣德、蘇州、徽州三府的操作。
而且,大乾軍還要攻打湖廣,可謂貪婪到了極致!
福建,林濤開了禦前會議,就把海軍高層喊了過來。
林濤把海軍當前局麵說完,問道:“諸位,目前要提高海軍地位,可有啥好辦法?”
一眾海軍高層沉默,即要有功勞,提升海軍地位,還不能被內閣抓住錯誤,免得到時候有過無功,一點不輕鬆。
突然,一海軍將領開口道:“要功勞,莫過於滅國大功!”
“滅國大功?”
林濤來了精神,急忙問道:“老吳,詳細說說。”
開口將領姓吳,海軍老將了,現為海一軍少將副參謀長,平時多有謀略。
吳參謀長猶豫回道:“我倒是有些想法,但隻怕內閣不會同意!”
“囉嗦這些幹嘛!”林濤不耐煩道:“作戰是軍方的事,隻要上報軍機處,作戰夠快,造成既定事實,內閣能拿海軍咋地?”
聽到這話,海軍高層笑了。
你自己就是軍機處大臣,還上報軍機處?
上報給誰?
給自己吧!
不過這樣做,程序上沒啥問題,且合理合法!
吳參謀長沒了擔憂,就說道:“當前海軍可進攻地方不多,葡萄牙占領的濠鏡,廣東旁邊的島嶼香港,已經浙江外海的琉球!”
“琉球?”
林濤反應過來,眼睛一亮,笑道:“妙啊!琉球雖小,但也是實打實的國家,打下琉球,滅國之功,名正言順!”
“最重要的是,琉球國小民弱,幾乎沒啥兵力,海軍攻打琉球輕而易舉!連戰艦都用不了幾艘!”
相比琉球,攻打濠鏡和香港都是吃力不討好,攻打濠鏡,會得罪葡萄牙人,影響目前戰略。
攻打香港?
嗬嗬,香港島上都沒多少人,打下這地方有啥功勞?
林濤決定,待打下南京,再順手把濠鏡和香港打下來,豈不是一舉兩得?
林濤興奮道:“老吳,這個建議好,打下琉球,給你記一大功!”
“謝謝軍長!”吳參謀長臉色一喜,軍功誰會嫌多啊?
有了軍功,不說獲得爵位,哪怕換個好位置,撈軍功也方便許多啊!
吳參謀長提醒道:“軍長,下官認為,攻打琉球最好跟陛下彙報一下,不然不好交代!”
“放心,我知道該怎麼做。”林濤點頭道。
就算不說,林濤也會給皇帝彙報,琉球再小,也是一國。
攻打一個國家,海軍都不給皇帝彙報,海軍想幹啥?
至於內閣,被林濤自動無視了。
內閣和軍機處是平級部門憑啥給內閣報備?
尤其是今天禦前會議上,孫鈁還捧殺軍方,把林濤惡心得不行,自然不會上去自討沒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