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崇禎想法,吉王驚恐!(1 / 2)

世宗嘉靖借助“大禮儀之爭”,直接把首輔楊廷和搬到,將皇帝大權掌握在手裏。

後期嘉靖更是二十五年不上朝,但中央權利依舊被其牢牢掌握。

嚴嵩和徐階等人,被嘉靖拿捏的死死,根本翻不了浪花。

嚴嵩權傾大明二十載,嘉靖說抄家就抄家,說滅門就滅門。

咋一看,嘉靖很牛逼,很威風,但他改變了大明政體框架了嗎?

別說嘉靖前期不想作為,否則也不會支持夏言整肅邊軍,收複河套的提議了。

結果呢?

夏言被嚴嵩誣告,坐罪處死,收複河套一事不了了之。

這事表麵上看,是嚴嵩鬥倒夏言,實際上是文官集團對皇權施壓。

最終文官集團獲勝。

單獨某一文官,肯定不是皇權對手,但當皇帝想要做一件事,或者說侵害文官集團利益,皇帝才會知道啥叫力量!

要知道,嘉靖可是被刺殺過,而且是宮女!

嘉靖十年,也發生過東宮失火,這一切都是偶然?

扯犢子呢!

崇禎此時就麵臨同樣情況,想增加皇權,訓練強軍,整頓京營。

人選崇禎都選好了,就是李邦華。

崇禎二年李邦華整頓過京營,但掣肘太多,最後不了了之。

此時,崇禎感到危機,想再次整頓京營,借題發揮,用衍聖公這事,來打擊文官,達到目的。

可惜崇禎選的角度不好(打擊範圍太廣),時機也不對(剛下罪己詔),被百官無情否決。

崇禎很生氣,冷哼一聲,拂袖而去。

尤其是心腹楊嗣昌帶頭反對,更讓崇禎不滿,還有溫體仁,也讓崇禎怒極。

對此,楊嗣昌和溫體仁無奈,別管如何內鬥,文官治國的底線不能丟!

兩人都知道,有些東西,一旦給了出去,想要收回來就難了。

對於文官來說,“垂拱而治”“虛心納諫”“廣開言路”的皇帝才是好皇帝。

翻譯過來就是,權利給文官、貪財讓文官、不得罵文官、接受文官批評,皇帝最好啥都不幹,好事文官來,罵名皇帝背!!

這樣的皇帝最好了!

嗯,之前崇禎及格了,雖然不如萬曆,但也好糊弄。

如今崇禎想掌軍權?

想屁吃呢!

隻要你敢搶,你就是昏君!

文官說的!!

這就是文官尿性,他娘的,殺光最好!!

湖廣,長沙。

吉王現在沒心情管外麵議論,更不想知道曲阜孔家是不是蒙古血脈,孔子後裔。

吉王隻想活命!

這些日子,吉王經常心神不寧,稍有風吹草動,就嚇得瑟瑟發抖,惶惶不可終日。

尤其聽到叛軍攻破南京,殺光十萬官紳,錢謙益魏國公等人更被淩遲處死,吉王嚇得肝膽俱裂,直接嚇哭了!

吉王找到長沙知府,嚎啕大哭。

“這可如何是好啊!哎喲喂,本王的老天爺啊!叛軍快打過來了!知府大人,您快想個辦法啊!”

“若是叛軍打進城來,咱們都活不了啊!”

長沙知府臉色鐵青,又氣又怕,氣的是吉王這個廢物,關鍵時刻隻知道哭。

怕的是叛軍,南京城發生的事,長沙知府都聽說了。

整整十萬官紳啊!

想想就令人頭皮發麻,叛軍是要多麼心狠,才能把這些人全部殺光啊?

若說這十萬官紳,沒有人都投降,長沙知府絲毫不信。

大家都是官紳,你跟我談啥聊齋?

官紳是啥性子,長沙知府還不知道嗎?

隻要有活命機會,別說是投降叛軍,哪怕讓他們殺了上官再投降,都沒有絲毫問題!

一切為了活著!

叛軍既然能殺光南京官紳,也能屠殺長沙官紳!

為了活命,這些日子長沙官紳異常團結,出錢出糧出力,就是想要抵擋叛軍。

可惜沒用!

叛賊王興國不知從何處學來的兵法,用兵奇正結合,打得官兵潰不成軍。

這些日子叛賊已打下安化、寧鄉、益陽、湘陰、瀏陽等地,把長沙團團圍住。

使長沙成為一座孤城!

哪怕長沙城內有五萬大軍,長沙知府依然沒有半點守城把握。

五萬大軍是官紳拿錢砸出來的,其中有衛所兵、家丁護衛、百姓奴仆、地痞流氓,兵員混雜,戰力極差。

而且長沙官兵盔甲武器不足,火器更是稀少,大炮隻有兩門,指望這樣的軍隊守住長沙,甚至擋住叛軍?

根本不可能!

“別嚎了!”長沙知府憤怒吼道,若是平時,他對吉王這個藩王還有幾分尊敬。

但此時,叛軍都要攻破長沙,大家都要活不下去了,長沙知府自然不願慣著吉王。

吉王停止哭喊,臉上帶著愕然,似乎沒想到長沙知府竟敢吼自己,剛要破口大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