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科舉,豐縣變化!!(1 / 2)

比如主考官、閱卷官,都是考試前夕隨機抽取,隨機分配,杜絕作弊可能。

來之前,戶部尚書孫鈁已經知道,攻打安南這些日子,大乾軍獲得銀子兩千六百萬兩,奴隸四十多萬,其餘物資不計。

大乾能有這麼大收獲,主要是黎鈞為了活命,交出了寶藏。

奴隸不多,大乾軍殺的太狠,安南性子又烈,隻有四十三萬奴隸。

而且這些奴隸質量不是很高,有許多奴隸是老弱。

大乾不嫌棄,奴隸嘛。

能幹活就行!

鎮南公趙四抬起頭來,放下筆看著孫鈁笑道:“孫尚書別急,安南距離南京路途遙遠,戰利品又太多,哪有這麼快運過來?”

“這麼說,馬六甲海戰的戰利品也沒到?”孫鈁繼續問道。

鎮南公趙四笑道:“這是肯定的啊!馬六甲海峽距離更遠,哪怕海上運輸速度更快,也不是一時半會達到。”

說完,鎮南公趙四疑惑道:“孫尚書,本公記得國庫裏銀子充足啊,咋急不可耐過來要銀子?”

“哼!國庫銀子和戰利品是兩回事!”戶部尚書孫鈁冷哼道:“戰利品一刻不到達,本尚書一刻不安心!”

“嗬!”鎮南公趙四笑道:“孫尚書,本公記得科舉日子快到了,你可是主考官之一。”

“這事你不看重?”

“鎮南公慎言!”孫鈁沉聲道:“科舉考試分府試、省試、國試三場。”

“府試交給下麵官員即可,不需要本尚書閱卷!哪怕到了省試,初審階段,也不用本尚書閱卷!”

“至於國試,最終結果隻能交給皇上定奪,非孫某可以議論!”

大乾科舉分三場,隻有經過層層選拔的優秀士子,才可以參加國試,與大明殿試差不多。

與之不同的是,大乾科舉考試內容不同,錄取人數更多。

通過科舉者,需要到地方曆練兩年,知曉民情才可入朝為官。

就算入朝為官,一開始職位也不會太高。

大乾朝廷,不分官吏。

理論上來說,隻要某個官員足夠優秀,政績過人,哪怕是不入流官員,都可以入閣。

孫鈁點頭,問道:“這些日子,大明和韃子沒啥動靜吧?”

“大動作沒有,小動作不斷!”趙四眼中閃過一絲冷意,搖頭道:“楊嗣昌這家夥,可能是想吸引大軍注意力,增加攻打安南難度。”

“依皇上性子,短時間內,大乾軍回不來!”孫鈁身為戶部尚書,知道許多事,開口道:“先讓楊嗣昌蹦噠些日子,等拿下安南,再算總賬!”

“沒錯!”鎮南公趙四點頭道:“本公已命令襄陽和徐州方向大軍,隻要對方不殺過來,就不用管他們。”

“行!既然戰利品沒到,本尚書就先走了!”孫鈁說道。

鎮南公趙四起身相送道:“孫尚書慢走。”

徐州,豐縣。

自大乾占領徐州以來,政清民和,百廢待興,豐縣各業蒸蒸日上。

縣丞韓元善衝縣尊錢德元恭敬道:“縣尊,這些日子,境外來了三萬多難民,墾荒良田十五萬畝。”

“論政績,僅次於沛縣,想來陛下回國,大人必能高升。”

“善!”錢德元聞言,摸著胡須,笑著說道:“陛下攻打安南,百戰百勝,今已占領東海路。”

“前些日子,大將軍張禱更是打下了北江府,想來北朝鄭氏覆滅不遠矣。”

“北朝鄭氏覆滅,南朝阮氏也堅持不了多久,攻占安南指日可待!”

錢德元乃是江陰大明舉人,家有清名,大乾占領江南,因禍得福,官升縣令。

錢德元對大乾感官極為複雜,一來是大乾殺官紳太狠,兔死狐悲下,對江南官紳有些憐憫,還有一絲難以言喻的意味。

隨著大乾不斷壯大,江南百姓安居樂業,盜匪絕跡,國富民強,錢德元對大乾多了一絲認同。

不管大乾殺官紳是否過狠,但江南百姓,得了利益,過上太平穩定的日子是不爭事實。

尤其是見到大乾境內百姓,過得日子比大明時期,好上十來倍,幾乎是天壤之別,此時錢德元才真正歸心,效忠大乾。

儒家核心思想,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大乾或許殺戮過重,但平天下治國這點,無可挑剔。

哪怕官紳再怨恨排斥大乾,這點亦是無法抹去。

當了半年多豐縣縣令,錢德元眼界和知識麵開闊不少,明白了之前的江南,雖然富饒繁榮,但這隻是士紳地主的富饒,是虛假的繁榮,與普通百姓無關。

不然為何大明治下的江南百姓,會有賣兒鬻女,無家可歸,餓死於荒野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