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城。
牛金星、劉宗敏和李過等人,輪番勸說李自成不要稱帝。
“大王,山西乃窮省,錢糧人口都不多。義軍雖然查抄潞王和太原大戶,所獲錢糧足以堅持半年。”
“但下麵百萬流民,不產一粒糧,每天要消耗錢糧是天文數字,這樣下去,就算有百萬大軍,又能堅持多久?”
“山西距離京城太近,一旦稱帝,必然會引來朝廷瘋狂報複!此時此刻,大王不應該把朝廷眼光吸引過來啊!”
“若是不稱帝,大王就算打下太原等地,也留下了緩和餘地。朝廷眼光就會放在南方偽乾身上,大王就有休養生息和積蓄實力的時間…”
不管牛金星等人如何苦勸,李自成都無動於衷,鐵了心要稱帝立國。
李自成給出的理由很簡單,稱了帝就能青史留名,有了大義和正統。
否則占領地盤再大,實力再強,也不過是大一點的草頭王。
這對於李自成來說,是無法接受的!
此時此刻,李自成看得很清楚,想要與大乾爭奪天下,根本沒有可能!
大明朝廷和韃子兩方聯手都不是大乾對手,憑他李自成如何打得過?
劉宗敏看著牛金星、李過和李自成三人爭吵,低著頭一言不發。
李自成是否稱帝,劉宗敏其實不在乎,若非牛金星拿好處讓他過來,恐怕都不願意來。
再者,李自成若是稱帝,劉宗敏也有好處。
大賞群臣時,不說國公,撈個侯爺沒啥問題。
大乾,南京。
恩科正式開始,與首次科舉不同,李宏毅重視程度要下降許多。
首次科舉,李宏毅會在國試上出麵,恩科就不會了。
李宏毅打算把恩科事宜,全部交給內閣,自己回皇宮玩小白兔,陪陪妃子和孩子,過幾天舒心生活。
恩科目的,江南士子都知道了,主要是給扶桑省選官。
經過內閣討論,東洋改名扶桑省、蝦夷省、九州省、四國省一分為四。
這樣做最大可能消除東洋野心家,不給東洋崛起的機會。
除此之外,東洋京都和江戶,分別設直轄市,由朝廷直接管理,不受扶桑省管製。
這些政策再配備一定武力,最多十年,就能讓東洋這個名字,徹底從鬼子心中遺忘。
恩科這些士子心裏清楚,考過科舉,將要遠渡重洋去扶桑省做官。
即便如此,恩科也沒有打擊士子的積極性,反而更加熱切了。
東洋盛產美女,眾所周知,去了東洋當官,天高皇帝遠,想幹啥就幹啥,豈不美滋滋?
事後證明,這些士子想多了。
朝廷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官員,不去認真做事,反而想吃喝玩樂,胡作非為,可能嗎?
根本不可能!
這些士子去了東洋,大部分要分配去往苦寒和民風彪悍的地方,想要作威作福,先把命保住吧!
就算有少數士子在京都長崎等城市做官,但上麵大人物太多,規矩又嚴,哪能安生自在?
當然這是後話,現在的士子還是很熱情。
正當恩科有條不紊地進行時,兩個消息傳來把天下人都驚呆了!
李自成和張獻忠稱帝了!
李自成於天武三年九月一日,於山西太原稱帝,建立大順!
僅過半個月,張獻忠於四川成都稱帝立國,建立大西!
好家夥!
這兩個消息,直接把大明官紳震得不輕,無數人破口大罵。
“荒唐!奇恥大辱!張李區區二賊寇,有何顏麵和資格稱帝?”
“老夫不承認偽順和偽西!地不足省,民不過百萬,居然敢僭越稱帝!滑天下之大稽啊!”
“國賊啊!蒼天啊!張李二賊狼子野心,應該被活活劈死啊!為何還活在世上!”
“太祖啊!您睜開眼睛吧!滅掉這兩個亂臣賊子!”
“哼!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本官要上奏朝廷,發兵十萬,剿滅這兩個叛賊!”
與大明百姓群情激憤相比,南京百姓到冷靜許多,反而是看笑話。
因為,山西和四川都不在大乾手中,百姓樂的看笑話。
百姓嗤笑道:“聽說了嗎?北方有兩人稱帝了!區區兩個賊寇,大明居然拿人家沒辦法!真是廢物啊!當真是稀奇,一個國家三個皇帝,看大明怎麼辦?”
“唉!大明威嚴喪盡!崇禎若不能盡快剿滅張李二賊,恐怕不知還有多少人稱帝!”百姓乙搖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