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恂曾有恩於左良玉,故馬士英等人極力拉攏,實力也不弱。
另外,左良玉為了不得罪洪承疇,每次口稱恩相,也是劃水大家了。
半月下來,弘光帝徹底被文官折騰沒了脾氣,準備躺平,見洪承疇把問題拋過來。
咳咳。
弘光帝咳嗽兩下,朗聲道:“此事交給內閣處理,以首輔票擬為主。”
票擬,簡單來說,就是內閣把各地奏折事務,處理意見寫在紙上,跟著奏折上稟皇帝的東西。
弘光帝說完,就慢悠悠離去,楊嗣昌臉色難看,沒想到被皇帝坑了一把。
李自成拷餉,是引得天怒人怨,但人家實力還在,百萬大軍在手,就算去掉水分,幾十萬大軍肯定有。
這麼多軍隊,想要打敗,很不容易。
此刻,南明朝廷內鬥傾軋,十分激烈,錢糧不足,楊嗣昌肯定不願意出兵攻打李自成。
打贏了好說,若是剿滅李自成,收複京城,楊嗣昌憑借此功勞,就能青史留名。
打輸了?
沒啥好說的,南明涼涼,立馬完蛋!
楊嗣昌猶豫片刻,問道:“本輔聽說,川蜀賊子張獻忠,決意出兵攻打李自成?”
“是有此事。”洪承疇眼皮一斂,麵無表情。
雖然張獻忠會攻打李自成,但洪承疇不報任何希望,說白了就是分贓不均,張獻忠麵子掛不住,決意給李自成個教訓。
隻要拿下陝西一府兩地,宣揚出去,張獻忠麵子就保住了。
楊嗣昌試探道:“洪閣老,能否招安張獻忠,以朝廷名義攻打李自成,如此一來,朝廷即不損兵折將,還給天下人交代。”
“此言甚好!”
洪承疇還沒說話,劉澤清立馬說道:“若能招安張獻忠,朝廷白得幾十萬兵馬,還把川蜀納入了統治之中,一舉兩得。”
劉澤清大力擁護,並非出於真心,而是不想跟李自成打仗。
劉澤清清楚,相比於王樸徹底投靠楊嗣昌,左良玉有洪承疇、侯恂支持,他背景實力最弱。
一旦朝廷攻打李自成,劉澤清就是先鋒!
洪承疇毫不猶豫打破楊嗣昌幻想,直言道:“張獻忠坐擁川蜀,建立大西朝廷,實際上四川王,手中幾十萬兵馬,憑啥聽朝廷指揮?”
說的也是,人家當四川王,自由自在不好嗎?朝廷不給足夠利益,傻子才在頭上找個爹。
良久,楊嗣昌歎道:“既然如此,本輔決定,先籌集錢糧明年秋收之後,伺機而動。”
籌集錢糧,伺機而動?
態度模棱兩可,表麵上看要攻打李自成,但若發現局勢不對,楊嗣昌隨便找個借口,就能推掉。
就這樣,南明朝廷,因各自利益,決意不攻打李自成,讓天下人好生失望。
直隸,永平府。
過了永平,就是山海關、寧遠、錦州,到了此地,祖大壽算是半隻腳踏入遼東,回到老巢。
祖大壽決意不摻和南明朝廷破事,三天後就拔營,從兗州出發,直奔濟南,穿過河間,到達了永寧府。
關寧軍多是騎兵,行進速度很快,不過二十多天,就從兗州府到達永寧。
祖大壽路過順天府時,李自成正在轟轟烈烈拷餉,加上又遠離京城,就沒管關寧軍這些人。
待反應過來,祖大壽等人來到了永寧,一切都晚了。
聽完吳三桂彙報,祖大壽臉色複雜,好端端京城,就被李自成禍害成這個樣子。
與曆史上不同,吳襄戰死於宣府,吳三桂家眷在遼東,李自成拷餉,雖然損害了一些利益,但損失不大。
至少雙方沒有血仇!
相比之下,吳三桂更痛恨洪承疇,祖大壽不願待在河南,輔佐南明朝廷,洪承疇間接害死祖大壽親家,也是重要原因。
祖大壽長歎道:“唉!想不到李自成竟如此短視殘暴,京城百官遭罪了!”
“嘿!何止是遭罪?”吳三桂冷笑道:“外甥聽說,李自成大肆拷餉,京城官員或殺或捕,麾下文武官員,多為將士,把京城搞得烏煙瘴氣。”
“不僅京城,順天府、河間府、保定府,都受到不同程度拷餉,我們若是來晚一些,能不能平安路過順天府,還是兩說。”
“李自成夠狠!”祖大壽毫不客氣罵道:“也愚蠢至極!”
“李自成有啥?無非是手下幾十萬大軍,也敢學習大乾,把江南官紳殺個幹幹淨淨?”
“關鍵是李自成畫虎不成反類犬,拷餉失去了民心,卻沒把地主官紳徹底消滅。”
“如今直隸官紳地主階級,看似損失慘重,但鄉間統治階級,依然是地主,如此一來,李自成根基不穩,隨時會轟然倒塌!”
“舅舅所言極是!”吳三桂讚同道,他對李自成也不感冒,準確來說,吳三桂是對除了遼東將門以外,所有勢力皆不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