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陽,臨時行宮(福王府)。
李宏毅看著首輔蘇萬全問道:“蘇愛卿,今年國試一甲前三名分別是誰?”
“”回陛下,一甲第一名來自山西永寧州的於成龍,字北溟,年二十二。”蘇萬全恭敬說道:“一甲第二名,來自山東濟南的趙能海,字能儒,年三十五。”
“一甲第三名,來自山西澤州府的陳廷敬,字子端,年十八。”
按照大明製度,一甲前三名分別是狀元,榜眼和探花。
於成龍能成為大乾首位狀元,不愧是清朝清官,才學淵博,有極強能力。
今年殿試,李宏毅因北伐不能親自參與,便把此事交給了內閣首輔蘇萬全,現在看來內閣做的很不錯。
今日是蘇萬全特意從南京趕過來,彙報科舉事宜。
“不錯,今年出了幾個人才!”李宏毅滿意笑道:“蘇愛卿,放榜吧!”
江南士子望眼欲穿,焦急等待,朝廷自然不會慢吞吞的,讓士子幹著急。
蘇萬全聞言有些詫異,能讓皇帝所言不錯,看來今年殿試真的出了幾個人才。
迄今為止,江南士子得到皇上誇讚的寥寥無幾,也就閻應元、張煌言幾人,如今是誰受到皇帝青睞?
蘇萬全沒有多想,暗中記下幾人,老老實實回去放榜。
南京,客棧。
又是一年科舉,於成龍當仁不讓奪得魁首,也就是狀元,許多士子紛紛向於成龍道喜,於成龍客氣回應。
參加國試的士子,隻要將來不犯錯,官職成就都不會低!
待眾人離去,陳廷敬才上前感歎道:“沒想到,北溟兄真的成為了狀元!恭喜恭喜!”
“北溟兄名垂千古了啊!”
聽到好友祝賀,於成龍苦笑搖頭道:“陳兄,不瞞你說,在下也不知道竟然獲得狀元,真是天大的驚喜!恍若做夢啊!”
兩人寒暄完,於成龍才問道:“陳兄,你確定要去山西任職嗎?要知道朝廷還沒打下山西,將來很長時間都會無比混亂,充滿危險!”
“確定!”陳廷敬認真道:“我從小讀書,參加科舉,就是為了造福桑梓,山西雖然混亂,但也是我的家鄉啊!”
“山西再混亂,也遲早是朝廷地盤,不管怎麼,等他一段時間又如何?”陳廷敬堅定道:“吾準備明天就去吏部報道,成為山西官員,造福一方!”
陳廷敬想的很清楚,朝廷雖然新立,需要用人,但怎麼用,就有說道了。
他們雖然是朝廷正統出身,天子門生,但隨著天子門生越來越多,這個招牌會越來越不值錢。
若想受到朝廷賞識,提拔重用,就隻有學習閻應元,去邊境撈點軍功,塑個金身。
山西固然危險,甚至還在李自成手裏,但陳廷敬看的明白,最多明年,朝廷就會拿下山西。
若是速度夠快,可能今年就會拿下,如此一來,又會耽誤多少時間呢?
反過來想,陳廷敬願意去山西,展現出魄力和決心,必定入了大人物眼中,隻要做出一番業績,不難被提拔。
“善!”於成龍讚賞道:“陳兄竟有如此壯誌,在下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