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大清亡國,多爾袞駕崩!!(1 / 2)

天武七年四月初,威海侯楊銘率十萬大軍,悍然從錦州出發,攻打廣寧!

消息傳出,天下嘩然!

太他娘的震撼了!

雖然明眼人皆知道,雙方遲早有一戰,畢竟大乾並非大明,手段狠辣且強勢無比。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不管是大乾還是滿清韃子,雙方隻能存在一個!

乾皇性格霸道,乾軍兵鋒橫掃天下!

不過誰也無法保證,三代或者說百年以後,乾軍戰鬥力依然會如此強大。

一般來說,開國王朝,先前幾十年是最強大的,實力不斷增強!

接下來就會平穩期,同時國家會出現各種腐敗。

如何慢慢衰弱,直到王朝末年,最後滅亡。

這種規律,誰也無法阻擋!

天下沒有不變王朝,也沒有不變勢力!

再者,滿清韃子若不滅亡,對大乾也是巨大威脅,若韃子時常入關劫掠一波,造成的損失和民心,都會非常大。

對任何一個帝國,皆是無法容忍的事情!

故大乾和滿清韃子必將一戰,你死我活!

但這麼快開戰,依然出乎所有人預料,令人震驚不已。

一路上,清軍避其鋒芒,放棄了最自豪的野戰,反而待在廣寧,借助城池抵擋。

另外,吳三桂二十萬關寧軍也被派到廣寧。

此時,吳三桂已經沒有了退路,多爾袞在盛京駐紮了四十萬大軍,即是鼓舞人心,也是監督關寧軍。

而且山海關的丟失,讓吳三桂成為了喪家之犬,隻能為大清賣命。

值得一提的是,洪承疇、高傑、劉澤清等將領,雖然帶領大量兵馬投降,但也沒得到滿清韃子認可。

大戰開始,這些人就被多爾袞派往廣寧,與乾軍決戰。

這些人皆是漢奸,根本沒有回頭可能,哪怕想要逃走,也沒有戰馬。

自從祖大壽打開山海關,放乾軍進入錦州,多爾袞就防著漢軍一手,怕這些人不賣命,所有家眷皆在盛京。

洪承疇手中大軍被打散,戰鬥之前會有督戰隊,但凡有畏戰不前或者逃跑者,都會被督戰隊毫不留情殺掉。

督戰隊隻聽從韃子命令,洪承疇等人雖然掌握大軍,卻沒指揮韃子的資格。

嗯,按滿清潛規則,漢人官員見到韃子官員自動低一級。

哪怕洪承疇這等一品大官,多爾袞親封的親王,麵對韃子的甲喇章京,也要客客氣氣。

所以說,洪承疇在滿清,看似官職升高了,但實際地位降低不少。

隻能說洪承疇賠了夫人又折兵!

投靠韃子,不僅丟了氣節,挨了罵名,而且地位也下降許多,日子過得並不舒坦。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啊!

四月二十日,楊銘大軍到達廣寧城下,安營紮寨。

查探廣寧敵軍實力,楊銘估算過後,毫不猶豫發起進攻。

因為楊銘發現,城內大軍雖然多,但八旗軍和漢八旗矛盾重重,多鐸、洪承疇、吳三桂、劉澤清、高傑等人各有間隙。

人心不齊,乾軍隻要重點攻打一方,必會把廣寧敵軍矛盾放大。

如此一來,乾軍找到機會,就能攻破城池。

楊銘準備重現蒼山防線舊事,那時候高傑也是被孫傳庭猛打,導致崩潰,從而臨陣脫逃,使蒼山防線丟失。

此次攻城,楊銘換了個目標,準備全力攻打吳三桂的關寧軍!

一來,吳三桂剛降清,對韃子沒有太多忠心和認可。

而且祖大壽棄城逃跑,也讓多爾袞對吳三桂猜疑加重。

二來,關寧軍實力不弱,吳三桂又是漢奸,打對方沒有錯。

於是,在乾軍重點照顧和強大火力下,吳三桂損失慘重。

整整三天!

關寧軍足足被轟炸了三天!

吳三桂終於忍不住了,雖然他知道,此事不能怪多鐸,隻能怪乾軍,但他就是忍不住怒火。

怒不可遏的吳三桂與多鐸大吵一架,同時與洪承疇等人也發生了矛盾。

廣寧城氣氛壓抑,山雨欲來。

當乾軍炮轟關寧軍,導致吳三桂麾下傷亡過萬,其他軍隊死傷寥寥無幾,再也忍不住心中怒火,要求撤下關寧軍,換八旗軍去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