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晉國的邊軍做派(1 / 3)

第二日起來,準備啟程。

到了院子裏,吳喆就傻眼了。

本以為就一個小包裹,但想不到蕭娘準備的行囊居然是一馬車的東西。

車廂裏幾十個包裹,全都是換洗的衣物,還有蓑衣、雨傘等雜物。

吳喆一個包袱一個包袱地想往外扔,但蕭娘磨磨叨叨個不停:“出大遠門,怎麼可以拿少東西?你現在這身子骨雖然習了武但終歸是女孩子家,萬一受了寒,日後不好生養麻煩到了……”

吳喆汗顏。

其實扈雲嬌留下的那個小包裹就足夠了,她在閉關前很認真地幫吳喆采購了嶄新的衣物,甚至連貼身的衣物也買好了。當然尺寸稍有誤差,幸好尚未有文胸之類的精確東西,不然扈雲嬌可不會知道,吳喆一個月的時間已經一般女孩一年的身形發育。

蕭爹蕭娘、艾丫頭兩家人、宗智聯等人送吳喆出園,吳喆一個勁兒地讓回,幾位老人家才招手告別。

宗智聯、艾丫頭、蕭梅三人送吳喆入了齊都,吳喆又取出昨晚抽空做的幾顆丹藥給了宗智聯,讓他幾個組隊小夥伴提升。

吳喆至天波府找佛帥報道,取了通關驛站文牌等證明身份的物事。那名女侍衛早早等好,由佛帥引薦後朝吳喆一拱手:“蕭幕僚,屬下齊裳,為您擔任路引向導。”

女侍衛齊裳是齊國收容的孤女中一員,年紀二十上下長相一般,但一身輕甲瞧著倒是有些巾幗英武。

齊國有一項製度,對於軍隊士兵遺留的無母或願意撫養的親屬的那些孤兒孤女,會撫養到成年,但幼時會在公家參加一些軍伍訓練,選拔優秀者成為侍衛。

這個時代等級身份差異巨大,沒有什麼幼兒人權的說法,肯公款養活你長大已經備受百姓讚譽了,自然沒有人對幼兒自小接受軍武教育持有異議。

這名孤女本姓陳,因可以修習玄氣的緣故受到提拔,現在已經是玄氣二星。她本份老實生性謹慎,受到天波府一向的重點培養。

去年因辦事得力不出錯,更升為近侍,就是可以在世子身邊守護的,也就賜了齊姓這個國家姓氏作為公職身份的象征。類似於某些大府上的下人也會改姓,便於平日裏行事和增加依附感。

此時將她派給吳喆引路到齊國,而沒有安排其他的男性侍衛什麼的人當向導,可見世子、佛帥對吳喆的細心安排。

“有勞齊姑娘了。”吳喆拱手。

齊裳惶恐道:“蕭幕僚折煞屬下了,您隻需喚我齊裳便可。”

吳喆點點頭,很容易接受這個時代人和人地位的不同。

世子那種不拘尊卑禮數則是他自己平易近人,得到很多人的稱讚。

而像吳喆這種不拘小節經常違背上下禮數的,也就是因為身具異稟天賦驚人才無人介意。若是她資質平庸並無太過超人之處,早就被冠上不遵禮教的責罰了。當然世子的修養好,也許能多忍一點。

佛帥已經從世子那裏了解了吳喆的習慣,甚至世子臨行前也提醒過沒有安排下同行。於是齊裳駕車,吳喆輕裝簡行就一輛馬車出發了。

有天波府的通關文牒,馬車在齊都這方圓百裏內戒備森嚴的國道上一路暢通。

女侍衛齊裳駕車的技術不錯,天波府還特意另外提供了兩匹馬作為趕路所用,隨時為吳喆的原套馬車更換腳力。

駕著馬車趕路很無聊,吳喆幹脆與齊裳聊天。

這位女侍衛一開始很拘謹,後來漸漸相處熟了,才放開了話題。她對吳喆的稱呼也從蕭幕僚這種天波府的官語,更改為了蕭姑娘,但決計不肯換作蕭若瑤的直接稱呼了。

“好慢啊,有個傳送陣多方便。”吳喆看路程這麼緊趕慢趕,一天最多二百裏。

因為馬車全力奔跑雖然能達到時速四十公裏,也就是八十裏地,但根本不能長久。若是想一天保持勻速而且不傷馬匹,時速最多隻能控製在三十裏,這已經算是駿馬了。後麵幾天因為馬匹的疲勞,隻怕會降的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