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開始作畫,學生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內容(1 / 2)

第二天的美術課之前。

李思源就找到了柳玉,說了自己的想法。

“玉姐,我想到了,其實我們不用糾結於畫人物畫像。”

“我們要是畫人物畫像,肯定是畫不過別人的。”

“但是我們的內容就不一樣了。”

李思源的臉上露出了一絲迷之微笑。

柳玉不是很懂。

“什麼叫做我們的內容不一樣?”

聽到柳玉的問題,李思源笑著拿出自己的手機。

找到昨天節目組的直播錄屏。

翻出幾張照片。

“你看,這樣的內容是不是城裏人沒有的?”

柳玉湊過來一看。

隻見在李思源的手機裏。

正是昨天餘強跪在墳前的照片。

“一個母親有多偉大,才會讓自己的孩子,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還會找他媽媽?”

“說明這個母親對他的孩子,一直都是很好,很愛護的。甚至於死了,依舊還是她孩子的心靈依托。”

“在大山裏,我想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我們就組織一場采風,將看到的一些令人感動的瞬間,用做我們的內容,讓孩子們畫。”

“越是在這種窮苦的大山裏,越加的能夠找到這種偉大的瞬間。”

李思源說的也著實就是現在這些學生的弊端。

柳玉聽後沉思道:“的確可以,這就比較新穎,比較感人接地氣。而且是他們親身經曆或者是親眼看見,自然會讓他們更容易發揮。”

於是,在周五的下午。

他們就組織了活動。

帶著所有的學生一起,繞著十裏崗村,走了一圈。

算是送大家回去,也算是跟同學們一起輕鬆的玩耍。

一路上,這些學生都釋放了他們的童真,大家一起摘野花,一起抓蟲子。

有女同學給五位老師一人做了一個精致的花圈。

還有個男同學抓到了一隻巨大的甲蟲。

說要送給李思源當作寵物。

甲蟲飛起來。

嚇的依然差點沒有從山上摔下去。

路上的村民們看見老師同學們也都是熱情的打招呼。

有的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非常的高興。

畢竟也一周沒見了。

衝上來迎接自己的孩子。

一路上,李思源等幾名藝人,則是沿途尋找畫畫的素材。

就這樣等到李思源他們回到十裏崗村小學的時候。

五個人坐在一起討論。

“怎麼樣?大家有收獲嗎?”

李思源笑著問道。

其餘四個人紛紛點頭。

“果然隻有在這種地方,才可以看到更多的人間溫情。”

柳玉拿出自己的手機,忍不住感歎道。

說著她給大家看了自己拍的幾個圖片。

第一張照片是一個正在耕種的媽媽,在她的胸前懷裏,還用布帶綁著一個孩子。

因為日頭高照,她舍不得孩子在自己的背上曬太陽。

所以寧可用這個更辛苦的姿勢,用自己的軀體,給孩子擋太陽,不讓自己的孩子被暴曬。

第二張照片,則是一個年紀已經很大的老婆婆,在給自己手腳不便的兒子喂飯,雖然苦,但是當她兒子吃下去的那一刻,老婆婆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第三張照片是一個看見自己孩子放學回家的媽媽,雖然她的臉上都是汗水,但是她用自己的衣袖,擦著孩子臉上因為玩耍而流出的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