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華萊士正在與己方交涉的時候,一直站在場中並沒有撤去槍架的寶藏院合鹿突然發動了偷襲!
他手中那柄十字槍,槍頭長足有二尺,兩邊分叉也各有一尺多長,此時發動被他以柄為軸,旋轉如同鑽頭一般直刺華萊士後背心。
這一下若是被刺中了,就不要說被一槍切割為兩半,直接將半個身子攪成骨肉碎渣都不在話下,更為陰毒的是,這柄十字槍旋轉速度如此之快,居然無聲無息,並沒有平常兵刃揮動起來的掛風聲,如此一來便更加讓人難以察覺。
但是寶藏院合鹿的一擊雖然無聲無息,但是架不住圍觀人會叫出聲來,正在與自家甲級爭吵的華萊士突然聽到場邊傳來的驚呼便心知不妙,根本不及轉身幹脆直接前奔出十幾米遠這才回頭。
一回頭便看到寶藏院合鹿正端槍站在他剛剛站立的地方,頓時明白了剛才發生的事情,隨後便是大怒!
雖然前幾天的比賽不乏喊了認輸卻依舊命喪當場的選手,但是那都是在戰鬥當中,起碼還有個來不及收手當做幌子,還有塊遮羞布遮著。
但是這寶藏院合鹿根本就連塊遮羞布都不要了,明目張膽的就要置他於死地,華萊士幹脆也不再與自家甲級言語,手中大劍一揮直奔寶藏院合鹿劈砍過去。
華萊士手中這柄雙手長劍屬於蘇格蘭大劍樣式,劍柄纏裹著棕色的皮子,長十公分左右,劍鍔用鋼鐵一體鍛造成小指粗細的鋼條再加熱彎成向劍身的包裹的花朵樣式,劍身長一米三上下,隻有三指寬,這種長劍在蘇格蘭地區曾經十分盛行。
鑄造工藝簡單,材料也不複雜,更關鍵的是這種蘇格蘭長劍因為並不特別沉重的原因,既可以單手使用也可以雙手握持用作劈砍。
而現在拿在華萊士手中這柄自由的意誌,傳說是蘇格蘭英雄威廉.華萊士在1297年的斯特靈橋戰役和福爾柯克戰役中使用的武器,威廉.華萊士被處死後,這柄長劍就被當時鄧巴頓城堡的總督約翰德.門蒂思先生收藏,至於這柄長劍又怎麼到了赫特爾.華萊士手裏,那就不知道了。
而現在,因為被偷襲而暴怒的華萊士顯然已經顧不上手中這柄長劍的由來,他雙手握劍柄,長劍在頭頂旋轉一圈借力,同時腳下一個踏步便已來到寶藏院合鹿身前,隨後長劍狠狠的劈了下去!
若是單算長度,寶藏院合鹿手中的十字槍連柄足足有兩米五長,長度要遠遠超過長劍,但是華萊士來的太快,寶藏院合鹿根本來不及阻擋長劍便已當頭劈下,沒奈何隻好將手中十字槍往上硬扛,試圖扛過一下後再伺機拉開距離。
“哐!”
一聲驚天動地的響聲過後,身材相對矮小的寶藏院合鹿被一劍劈飛十數米,雙腳在地上拉出兩道直線,狂退了四五步後十字槍尾撐地,整個人撐著槍杆跳起在半空中一個回旋這才完全卸掉了力量重新站好。
雙方特點在這一招之間體現的淋漓盡致!
雙方雖然同為武者,但是華萊士顯然在力量上追求更高,而寶藏院合鹿則是偏向技巧型,雙方可謂是天差地別!
這一擊,隻是雙方戰鬥開始的信號而已!
華萊士一擊結束腳下不停再次追擊上來雙手劍高舉頭頂再次一劍劈下,寶藏院合鹿這次學聰明了,不敢與這勢大力沉的一劍硬拚手中十字槍如同棍棒點地身子一躥再次後退五米開外。
而華萊士一劍不中也不收劍勢,任由一劍劈空,隨後再次墊步追上依舊是高舉低落又是一劍!
華萊士所用雙手劍並不講究什麼招數銜接勁力轉換,與陸澤之前所學理念完全不同,這個大塊頭仿佛是不懂或者說以他這個境界根本不能用出勁力轉換招數銜接的功夫,就隻是這麼一劍、一劍、再來一劍的劈下,所依仗的不過是勢大力沉、快若疾風八個字而已。
反觀寶藏院合鹿這邊,便有些懂得勁力轉換的妙用了,雖然每一劍他都不敢硬接,但是在陸澤看來,即便是每一次閃避之間他都藏著一式後招,就等一個機會便會反擊而出,顯然單就招式銜接轉換來說,寶藏院合鹿絕對要比華萊士強上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