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文淑妃找茬(1 / 2)

蕭霽溟和鳳翎月到慈寧宮的時候,妃嬪們都在陪著太後聊天,話家常呢?包括皇子公主郡主也在。

蕭霽溟和鳳翎月進去,就對著太後行禮問安,皇子公主郡主也都對太子行禮。

隨後蕭霽溟、鳳翎月雙雙對著太後跪下,給文太後敬茶,文太後是長輩,是皇子、公主們的親祖母,無論是不是自己喜愛的孫子孫女,太後都能做到和藹可親,給人一種慈祥、慈愛、溫暖如春風的感覺。

太後看著這一對新人也算是郎才女貌,天造地設的一對。沒有任何刁難,接過兩人遞來的茶,抿了一口,也如皇上皇後般,把準備好的紅封遞給二人手中後。就讓蔡嬤嬤把他們二人扶起來了。

給太後敬完了茶,蕭霽溟就帶鳳翎月跟太後告退,可是事情哪能事事隨人願,這不,太子想走,有人就不想讓他走。

“太子多年不在宮中,回京也有幾日了,也不見你來慈寧宮請安,如今好不容易來一趟,不應該陪太後聊聊天,以解太後這麼多年對你的牽腸掛肚之情嗎?”文淑妃說完,自然也有人應和。

“是啊,太子殿下,你離京多年,太後甚是牽掛,平時提起你,眼角都掛著淚呢?”容貴人接過文淑妃的話說道。

“淑妃娘娘教訓的是,讓祖母為霽溟掛心是霽溟的錯,霽溟給祖母磕頭認錯。”蕭霽溟雙膝跪地,給太後磕頭認錯。不管如何,孝道都是第一,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問題,認錯就對了。

太後被蕭霽溟的舉動嚇到了,忙起身把蕭霽溟扶起來,責怪道:“你這是做什麼,你是哀家的親孫子,哀家想你、念你,那不是應該的嗎?哪有你說的那麼嚴重。以後不許再說這樣的話,聽到沒。沒得讓我們祖孫之情,變得薄弱了。”

說完,文太後對著文淑妃就是一番指責,“太子是東禹的儲君,蕭室皇族的未來,為蕭室江山在外奔走已是不易,如今好不容易回來,你身為太子庶母,不體諒他在外的不易,卻還說出這樣的話,有你這麼做長輩的嗎?”

文太後畢竟在深宮多年,能讓身為嫡子的兒子承啟帝穩坐東宮,成為下一任的東禹帝王,眼界自然不是一般,這不,看著句句都是指責文淑妃,實則也是告訴了眾人,太子之所以離宮,是為了蕭室江山,也順便告訴了蕭霽溟,文淑妃是他的庶母,他的長輩,即使說了些不對的話,也讓他不要計較。

“是,祖母。”蕭霽溟是會吃啞巴虧的主嗎?不是,雖然鋒芒畢露不是太好,但是委屈也未必求得了全不是,所以,蕭霽溟把太後扶回去坐著後,然後看向文淑妃和容貴人,說道:“你們那麼清楚祖母對霽溟的思念之情,那不知,你們知不知道孤的母後,如今東禹的皇後,因思念孤,也是日日以淚洗麵。”

“身為人子,不能侍奉雙親跟前,確實不孝,身為太子,不能為東禹江山社稷出力,是為無能。”蕭霽溟看著眾嬪妃們問道:“所以,你們是不是覺得孤的父皇,東禹的皇帝做錯了,給東禹立了一個不孝、無能的太子作為儲君。”

“胡說,本宮沒有這個意思。”蕭霽溟的聲音落地,最先跳起來的就是文淑妃。她雖然仗著自己是太後的侄女,一向不把任何人放在眼中,可也斷不會明目張膽的去指責皇上的過失,那不是自尋死路嗎?皇上看著好說話,絕情起來,那絕對不是她能承受的。

“太子殿下言重了,皇上立您為儲君,自然是您當的起,皇上是不會有錯的。”靜貴妃輕聲輕語的對蕭霽溟說道,而她的話,也得了眾人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