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被調戲的蕭霽溟(1 / 2)

蕭霽溟與攝政王蕭景桓在風雪酒樓遇見並共同用膳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宮中和各位皇子府上。包括那些文武大臣。

讓一場普通不能再普通的宴席聚會,形成了一股風,席卷帝都天臨城

原因無他,還是因為攝政王蕭景桓身份的特殊。

先帝在世時,最喜歡的就是蕭景桓的母親,所以愛屋及烏,最疼愛的兒子,也就是老來子蕭景桓,甚至一度想過廢承啟帝太子之位,讓蕭景桓做東禹的儲君的,可惜的是,想法很美好,現實很殘酷。

不說承啟帝太子之位有多穩固,也不是說即將進入花甲之年的皇帝沒有力挽狂瀾的魄力,隻說,在那個被世家大族控製的朝堂,先帝還沒老糊塗到,為了自己一時的喜好,廢一個有能力的太子,立一個隻有三歲的奶娃娃蕭景桓當太子,最後成為那些世族家的傀儡。

畢竟能當皇帝的,也不至於全都是糊塗的,忘記了祖宗社稷的來之不易。

但太子立不成,先帝又擔心,新帝即位,容不下兄弟,其他兒女先帝管不了了,可這小兒子,新帝還是很掛心的,所以一早就寫下聖旨,新帝即位時,就是蕭景桓成為攝政王之日。

所以,蕭景桓的攝政王就是這麼來的。

承啟帝也算仁慈,雖然先帝的做法令他很不滿,可是不至於無端就去針對當時還是奶娃娃的蕭景桓。

當然,承啟帝也不想要見到蕭景桓,他不針對,別人針對他也不會去管,甚至一早就命人建了攝政王府,還很貼心的讓蕭景桓的母親去攝政王府照顧年幼的蕭景桓。

就這樣,承啟帝在世人的眼中,就是一個慈眉善目、勤政愛民的好皇帝。

至於承啟帝的幾個兄弟,除了被封為攝政王的蕭景桓在帝都,其他的都去了封地。

而漸漸長大的蕭景桓,雖然有著攝政王的封號,卻沒有入朝聽政的意思。不是待在攝政王府,就是遊戲人間。

但皇上不能任他如此啊!雖然不喜歡有攝政王封號的弟弟,但是該做的麵子還是要做的,不能給人留話柄不是。

所以,承啟帝就把蕭景桓宣進宮,讓蕭景桓跟他學習處理朝政,然,蕭景桓卻說,“臣弟貴為攝政王,理應為皇兄分憂解勞。但東禹在皇兄的治理下,河清海晏、國泰民安,所以,臣弟懇、請皇兄,讓臣弟做一個逍遙王爺。”

最後,在承啟帝的強勢威逼下,攝政王蕭景桓學著處理起了朝政。

本來承啟帝讓蕭景桓處理朝政隻是做做樣子,蕭景桓自然也知道。可是一場巫蠱案的到來,蕭景桓徹底坐穩了攝政王的位子。

別看他年幼,處理起朝政來,一點也不比承啟帝遜色。這也讓那些朝臣看到了蕭景桓的能力,想著,難怪先帝最喜歡這個小兒子,要不是生不逢時。皇位非他莫屬啊。

不過蕭景桓也懂得急流勇退,承啟帝身體不適,蕭景桓算是臨危受命,承啟帝身體康複時,蕭景桓就繼續做起了閑散王爺,無論皇上再怎麼威逼,怎麼利誘,蕭景桓他就是不上朝,也不進宮,因此,承啟帝大怒,命人打蕭景桓板子,若不是吳公公勸住了承啟帝,蕭景桓那天就隻能被抬出去了。

最後的決定是,蕭景桓可以不用每天上朝,但是皇帝宣召一定要到,有事也可直接上朝,太後畢竟是嫡母,作為晚輩的蕭景桓,有空還是要去請個安的。

所以,即使蕭景桓現在算是閑散王爺,但是還是有很多人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