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有錢,還得是港澳人啊!根據資料顯示,可以知道,上世紀八十年代,港區普通人的人均收入就已經達到了3000美元以上,白領等特殊行業的人均收入更是在5700美元以上!港區擁有著發達的金融業,是世界知名的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同時又擁有著亞洲頂級的港口——維多利亞港。
要不然,港區怎麼又被稱呼為“亞洲四小龍”呢!金融+海運,構成了港區的基本經濟模式,不僅是世界金融中心,更是世界海運樞紐。
而在同期,哪怕是內地最發達的滬市,人均收入也僅僅才1000美元出頭而已,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兒!至於其他地方就更不用說了。
由此可見,經貿發達的港區對於內地老百姓的吸引力有多大了,哪怕是到港區刷盤子也能掙個上千美元!這真的不是開玩笑,而是有事實依據的!
為了多掙點錢,一些窮苦的內地人常冒著生命危險偷渡到仍是殖民地的港區去發展掙錢,哪怕是掛著“黑戶”身份,整日裏冒著被港警驅逐抓捕的風險,從事著本地人不愛幹最低微,髒亂臭的行業,比如說洗盤子、撿垃圾、掏廁所等等。而對於偷渡而來的內地人來說,隻要能掙到錢,幹什麼都願意!
沒有什麼比“窮”這個字更可怕的事情了!隻要能摘掉窮帽子,什麼苦都願意吃!所以在港區,往往最能卷、最拚命的反而是外地人!
他們這種“背水一戰”的人,想要紮根在港區生存的願景比任何人都要強烈!王秀英就曾是這類人中的一員,他的運氣很好,早早地從底層“突圍”成功!並且一舉邁入進了“高薪階層”!他在港區明德望酒樓總店當二廚的月收入就已經超過了1000美元。
而提拔成了金牛縣分店主廚之後,薪資收入就又翻了一番,達到了2000美元,同時年底還有股份分紅,因此,他的收入相當可觀!
拿著港區的高薪,在物價低廉的內地小縣城生存,再加上吃住都在酒樓裏,沒有房租的開銷,所以,王秀英完全是一種“財務自由”的狀態。
“如果覺得錢少的話,那就200!要不300?多少都行,您開個價吧!”王秀英甚至已經用上了“您”這個字的敬語。
開出一堂課一百塊的價格,對旁人來說,可能是天價,但對於他而言,那就是九牛一毛身上的那個毛尖尖兒!就這樣,他還擔心沈臨風拒絕呢!
“錢不是問題,都好說,這樣吧,如果你有時間,每周末我都可以來一次這裏,好好指導你一下做菜的手藝。”
本著有錢不掙王八蛋的原則,同時也是為了打磨一下這位昔日老友的傲氣性格,沈臨風接下了這筆“訂單”。
除了教他廚藝,就是好讓王秀英明白一件事,少帶有色眼鏡看人,夾著尾巴做人!要不是看在上輩子待我不錯的份上,老子才不管你死活呢!
沈臨風始終認為,人的性格都是有兩麵性的,看人不能單論好壞而定,狂妄自大的人,誰都不喜歡,任誰都反感,可他為數不多的善良偏偏給了沈臨風,他同情這位身世可憐的幫工徒弟(坐過牢、死了老婆、跑了孩子),想要浪子回頭都沒有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