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麼一個性格的領導,誰敢用他來當靠山?哪怕是“GDP”守護者李達康都沒有楊銘山的作風凶悍!
好在,人家李達康用人的時候是不論忠奸善惡的,隻要能幹事就行,管你是不是貪汙腐敗,隻要你能把事辦成了,老子願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不然的話,你以為,他真的對丁義珍的貪腐毫不知情嗎?如果什麼都不知道的話,那他這個京州一把手算是白幹了!
記住一句話,位高權重之人,絕無昏庸無能之徒!每一個身居高位的人,都是從屍山血海中摸爬滾打出來的!
即便是被所有人都瞧不上的祁同偉,人家也曾是敢於單槍匹馬追擊毒販,身中三槍不下火線的勝天半子!也絕不是個省油的燈!
所以,在他們這些人心裏,對於犄角旮旯裏的門道兒,什麼都懂,也什麼都知道,隻是選擇性忽略不見罷了!
可他楊銘山就不一樣了,篩選人手的時候,主打一個“清正廉潔”,可廉潔清明之人,真的全都具備能辦事的本領嗎?我看未必。
光從這一點上,他就選擇性地篩掉了一大批能幹事的“人才”,這種人可能屁股底下不會那麼幹淨,可他們的腦子活泛,機靈,會辦事。
他的用人方式,隻會籠絡一群老實人。一群聽話且實力有限的老實人……
靠著這麼一幫人,能從實力越發強大的沈臨風嘴裏搶下一口肉吃嗎?我看也未必,可無論如何,他能用、能選的,隻有這些了。
可能,就連他自己心裏也清楚,自己的霸道性格和用人方式,不會籠絡下真正的人才的,不像沈臨風那樣敢於不拘一格的去培養,也不像馬林那樣,魚龍混雜,什麼人都網羅,其實,在三人勢力當中,自己仍是最弱的一方。
從平衡學和權謀家的視角出發的話,如同當年三國演義裏那樣,實現三權分立,相互製衡的局麵是最好不過的。
永遠是兩個弱勢的一方聯手對抗強大的那一家,任何人都可能會成為朋友,任何人也有可能會成為對手。
理想化是美好的,可殘酷的現實和曆史告訴我們,咱們國家曆史上,就從來沒有分裂的基因,大一統才是宗旨和基調!
一個企業裏,豈能容得下政出多門?這是對權威的蔑視,也是對權力的分化,三個舵手指揮一條船,那是扯淡!一把手就是一把手!說了算的那種!
“臨風,有個事兒,必須得提前給你打個商量,就是你計劃著裁員的那批職工,總數統計出來了,一共56個人,當中有兩個中層幹部,幹部的事情,我來處理,去跟他們聊天,我有把握把他們說服,讓他們同意提前內退滾蛋,但是剩下的54個職工,我可就無能為力了。”
任誰都知道,裁人,那可是個燙手山芋,哪怕是如同楊銘山這種狠人,麵對如此大規模的裁撤情況下,也是心有餘悸。
這是一種不太正常處境下的裁員,如果是因為效益不好,廠子幹不下去了,需要整個部門一起裁掉的話,這沒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