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侍堯的管家趙恒,是趙化的哥哥。他是李侍堯新建府第的大總管。從李侍堯新宅開始奠基動工,一切工作都是他全權負責。他的組織才能和做事的幹練,也在工程進展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他確實是個好管家。
新宅修建過程中的每一道工序,他都能提前做好預計,工地上一切工作進行得井然有序。
盡管趙恒把李侍堯新宅修建工作做得完美無缺,可是,還是沒有得到李侍堯的褒獎,心裏一直悶悶不樂。
就在前幾天,自己的弟弟不聽話,惹是生非,又被人殺了,心情更加鬱悶。
殺害弟弟的凶手已經伏案,證據確鑿,可以就地正法,案子十分明顯。可是,李侍堯又把案子移交到了東川府,弟弟的冤死得不到及時伸張,他感到對不起死去的弟弟,心裏十分愧疚。
想想自己兄弟倆隨李侍堯東征西討,鞍前馬後,冒雨頂風,出生入死,經曆了許多滄桑歲月。本該李侍堯就能出麵了結此事,可他卻在這件事情上拖延耽擱,也太薄自己的麵子,為此對李侍堯心生怨氣。
再想想這幾年,李侍堯到昆明後,偌大的家產還不是靠他聚合的嗎?可李侍堯也太不夠近人情了。人情世故到哪兒去了?想著想著傷心不已。
連續幾天,趙恒呆在總督府,足不出戶,一個人生悶氣,越想越生氣。
一日,撇下家小,獨自一人到膳房吃午飯。膳房大師傅看見趙管家進來,趕忙討好地問:“總管,您今兒怎麼有空,到這兒來吃飯?”
趙恒說:“心裏破煩。到這兒找個清淨。”
總管心煩,大師傅再沒敢多問。
趙恒吃了飯,要了一碟花生米,一碟小菜,自斟自飲起來。三杯白酒下肚,臉上青筋暴突,對膳房大師傅說:“再來三斤板鴨,一碟牛肉,一碟花生米。”
大師傅聽到總管要菜,腆著肥嘟嘟的大肚子來來回回地穿梭於廚房和操作間,給管家上板鴨、牛肉、花生米。
上完後,大師傅又說:“要不要再給您上一碗銀耳魚汁湯?”
趙恒說:“不用了,夠了。”
這個大師傅心眼多。他想,總管一般不來督府膳房吃飯,偶爾來一次,也多是吹毛求疵,指指點點,嚇得膳房裏的師傅們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唯恐被他雞蛋裏挑骨頭,找出毛病來訓斥,還要克扣當月的糧餉。
趙恒最近心情不好,是因為他的弟弟被人刺死了,膳房大師傅都知道,見了他唯恐躲之不及,遠遠地就走開了。
大家表麵上對趙總管表示同情,暗地裏卻拍手稱快,慶賀他弟弟被茶館老漢的女兒刺死,說死得活該!不過大家又都惋惜同情那個女子,說為了這個惡魔,搭上自己的性命太虧了。
這個趙化,誰人不知,潑皮無賴一個,飛揚跋扈,目空一切,仗著兄弟倆冒死跟著李侍堯東征西討,南征北戰的功勞,拉大旗,作虎皮。府裏的下人們對他們是恨之入骨,咬牙切齒,可有又無可奈何。更別說社會上的人對他們有多恨了。
總督府裏的侍女,沒有一個不被趙化摸過,調戲過,搞過。趙化就是一個無惡不作的淫賊。可誰也沒辦法,對付不了他們。
趙恒也曾多次提醒過自己的弟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他總是擔心,長此以往,會有一天,出什麼亂子或者引火燒身的。萬一有個三長兩短,自己怎麼給九泉之下的父母交代。可是這個趙化就是不聽,依然我行我素,繼續橫行霸道,把偌大的昆明城攪得雞犬不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