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灃找到了劉國泰,了解了他的行蹤軌跡,再也沒有打擾他,讓他好好地享受目前的幸福生活,讓他在這種歌舞升平的生活中多活幾天,多蹦咋幾天,他的末日就到了。

錢灃想,劉國泰就是秋後的螞蚱,蹦達不了幾天。

次日,錢灃又到下麵各府縣去了解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去了。

且說和珅一直在家裏等著劉二給他送信來。他想,按天數計算劉二應該快到了,可是就是遲遲聽不見他的消息,看不見他的蹤影。

和珅有點坐臥不安,有時候就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

本來和珅還想拖延幾天,劉墉卻在乾隆皇帝麵前催促他出發,劉墉奏道:“和大人屢屢借口不走,必有隱情。”

乾隆皇帝就問和珅:“和愛卿,你為什麼遲遲不動身去山東呢,是不是還有什麼割舍不下的事情?”

和珅說:“啟稟皇上,奴才這幾天正好忙於甘肅公務,甘肅官吏選拔考試,正是關鍵時刻,奴才作為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對份內之事,絲毫不敢懈怠,這幾天忙得有點焦頭爛耳,故延遲幾天去山東,怎麼會是劉大人說的有私情呢。”

乾隆皇帝說:“這些事都是為了大清帝國,你倆個不需要爭執了。你立刻動身前往山東,不得再耽誤時間了。”

和珅迫於無奈,隻好和劉墉一道動身,急馳山東而去。

和珅一路上邊走邊計算著劉二的行程和歸期,應該說,這幾天劉二就是與自己在直隸境內見麵的時候了,可是望眼欲穿,就是不見劉二。

和珅心想,是不是劉二出事了,可是轉念一想,劉二不可能出事,這個事情隻有我和劉二知道,在沒有別人知道此事,應該不會有事的,和珅這樣一想,心裏就輕鬆了許多。

又走了一日,到了直隸和山東的交界處良鄉。和珅想,即使劉二在路上多耽擱一日,今天也應該到良鄉了。因此一路上,和珅揭開輿車的窗簾,不停地向路邊張望。

劉墉看見和珅揭開輿車簾子向四處張望,就開玩笑地說:“和大人在京城待的時間長了,沒見過鄉野的山間景色,沒聞過鄉野的自然氣味,想必是打開簾子在欣賞自然風光吧。”

和珅也開玩笑地說:“那是,久居京城,突然來到這裏,確實被這裏的大自然景色迷住了,‘醉不醉人人自醉,景不迷人人自迷’嗎?”

劉墉調侃道:“和大人領略山野氣息,本該是情理之中的事。可是和大人好像又不是領略鄉野氣息,我發現和大人目視官道,前後張望,好像在尋找什麼人或物?是不是和大人在看路上來往的商賈,該不該給你送幾兩銀子?”

和珅生氣了,說:“劉墉,你不要小人得誌,就把尾巴翹起來了。”

劉墉怒懟說:“和大人,這年頭,不做小人,怎麼能得誌,得誌的還不都是小人。像我這個得誌的小人,比你不是小人的人得的誌還小。”

和珅被嗆得再也不跟劉墉說話了。兩個人一路生著彼此的悶氣,不說話,一直到了山東濟南。

劉國泰率領山東濟南的大小官員在郊外迎接京城來的欽差大臣。

和珅和劉墉分別從自己的輿車上下來,與劉國泰率領的大下官員見過麵後。和珅發現少了一個人,不見錢灃——錢大人。

和珅趕緊問劉國泰:“劉巡撫,怎麼不見錢大人啊,錢大人去哪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