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和珅熱臉貼了冷屁股(1 / 2)

竇光鼎聽了阿桂呈給皇上的奏折,就和阿桂爭吵起來。乾隆皇帝有意袒護阿桂,就斥責竇光鼎,說他性情孤僻乖張,再爭執就免了他的職位,把他關進大牢。

可是這個竇光鼎就是個認死理的人,不怕,他就在朝堂之上據理力爭,說:“阿桂大人就根本沒有親自到浙江去。隻是派了幾個心腹下屬到平陽去問了一下,走馬觀花的看了一下,根本沒有去深入調查取證,屬於浮光掠影,這樣的調查根本不可靠,不屬實,也不值得信賴。皇上治我的罪,我不服。如果皇上允許我親自再去一趟浙江,我一定把證據拿回來,如果我拿不回真憑實據,我情願革我的職,殺我的頭。”

乾隆皇帝就問阿桂:“阿桂,竇光鼎說的屬實嗎?”

這時,阿桂被擺在了難處,不知如何回答皇上。實際上他確實沒有去浙江,不知道他如何向乾隆皇帝說明這事。

就在這左右為難之時,和琳站出來,他解了阿桂大人的圍。

和琳說:“啟稟皇上。我和阿桂大人一同前往浙江,可是在半道上,浙江突然來報,說錢塘江工程發生急事,需要處理,阿桂大人就急急趕忙錢塘江工地,沒有時間去浙江平陽等地,阿桂大人就派下屬前往浙江平陽等地,調查此事。這不怪阿桂大人。”

和琳的這番話,給皇上暗示:阿桂不能親臨平陽等地,不能明察的原因是因為阿桂去了錢塘江,這些話就是為阿桂開脫罪責,順便也給兩邊都圓了場,說的兩方都很滿意,都很高興。

和珅說:“啟稟皇上,臣以為竇光鼎說的也在理,不妨讓他去再做一回調查,如果他再找不出證據,把他治罪也不遲。”

乾隆皇帝覺得和珅說的也有道理,再看竇光鼎說話斬釘截鐵,鏗鏘有力,就同意了他的意見,命令他與和琳一同前往浙江去調查。

竇光鼎也不是一般的人,他到了平陽,沒有大張旗鼓地去調查,而是學了錢灃的做法,穿了便服,采取了微服私訪的形式。

他步行到田間地頭,走村入戶,獲取第一手資料。老百姓給他呈上縣令黃梅派捐的單據,富戶給他呈上黃梅勒索他們錢財的證據。

還有,縣令黃梅每年收買老百姓的糧穀,隻打白條,並不給錢,白條上有官府的印章和黃梅的簽名。

黃梅在平陽縣任縣令八年,侵吞許多糧食,銀兩二十萬兩。而且母親去世後,匿而不發,通過演戲大肆張揚,以發喪名義收斂錢財。

竇光鼎收集到了第一手資料,整理後,火速趕往京城,麵呈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看了竇光鼎的奏折,大為震驚,龍顏大怒。立即詔來阿桂,派他火速趕往浙江,重新取證審理。

乾隆皇帝同時諭令:“阿桂對朝廷立下赫赫戰功,深受朕的恩寵,不會對下屬心存袒護,但是他作為大學士,上次事情處理欠妥,過於草率,實屬失職。等這次浙江事情落實後,回京再做處理。”

和珅一聽,可高興了,阿桂終於要受處分了,給他個降級撤職的處分就最好不過了。和珅心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