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本來是派太監去給和珅傳自己的口諭,讓他進宮陪他賞雪,沒想到和珅急匆匆地趕來,首先要奏的事是閔浙總督常青的八百裏快騎奏章。
和珅從自己的袍袖中抽出奏章,恭恭敬敬地遞給乾隆皇帝。說:“啟稟皇上,這是閔浙總督常青的八百裏快騎奏章,請皇上審閱。”
乾隆皇帝沒有接和珅遞過來的奏章,而是不耐煩地一揚手,把手中摶的一個雪球扔了出去,雪球落在了金水橋的玉石欄杆上,被擊得粉碎,雪屑四處飛濺。
乾隆皇帝說:“和愛卿,你看,眼前的這場大雪足以昭示朕''以德仁治''的天下,深得民心,感動了上蒼,普降瑞雪。”
和珅趕緊說:“是啊,上蒼也看到皇上寬厚仁慈,體恤民情,關心蒼生,以德治國,才普降大雪,惠及我大清帝國的黎民百姓,福佑中華。”
乾隆皇帝說:“朕相信,不出兩三天,各地就會奏報,這場大雪是數十年未遇的瑞雪。這場雪一定會給來年帶來好兆頭,來年一定是五穀豐登,百業興旺。”
和珅說:“這都是托吾皇的福。”
乾隆皇帝說:“朕現在主要考慮的不是來年而是今年。此之所謂王者之慮和庶人之慮的不同。朕現在腹稿已擬好,說給你聽:天降瑞雪,值得可賀可喜。可是今年夏秋以來,各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水災、旱災。進入十一月,又遇到這樣的大雪,雖有可喜之處,也有可憂之處。那些貧困家庭遇到這樣的大雪實屬可憐,還有那些今年遭受了水災、旱災,秋季又歉收的貧困戶,更是雪上加霜。朕擔憂這些貧困人家如何過冬啊!”
說完,乾隆皇帝滿臉愁容。民以食為天,作為天子,關心民生問題,才能深得人心。如果整天高高在上,吃喝玩樂,奢靡成風,不思老百姓的疾苦,這樣的天子,老百姓不喜歡,不歡迎,上天也不會庇護他們的,朝廷滅亡也是指日可待的。
乾隆皇帝接著說:“朕希望各地道撫州縣的父母官能夠深入到老百姓家中去,體恤民情,了解老百姓的實際生活情況,積極采取救災措施,幫助老百姓安全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天。這才是真正符合天意的。”
和珅說:“皇上真是英名蓋世,體恤黎民百姓,不愧是‘以德仁治’的天下典範。”
乾隆皇帝又說:“和愛卿,明日你通過軍機處,把朕說的這些話,整理出來,傳達的各道撫州縣。”
和珅說:“遵命。待我回到軍機處。馬上把這些重要指示傳達下去,立即遵照執行。”
和珅感到腳底的寒氣“嗖嗖”地順著褲管往上竄,直抵後背心。他凍得有些受不住了,扯了一把太監的衣服,暗示他催皇上回屋。
太監明白了和珅的意思。就走到乾隆皇帝跟前,小心地說:“萬歲爺,外麵太冷了,以奴才之見,您和和大人還是回屋裏談吧。”
乾隆皇帝看看和珅,已經凍得臉色發紫,有點心疼他,就說:“好,回屋。”
從寒冷的外麵回到溫暖的屋子裏,乾隆皇帝和和珅一下子覺得暢快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