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說:"皇上聖明。可是微臣豈敢發配皇上,不過眼下山西巡撫貴懷太胡作非為,黎民百姓民不聊生。皇上何不借此機會,明察暗訪,了解民情。不用通知百官,隻帶我和兩個侍衛就可以,明是保駕,暗是監督。不知皇上一下如何?"
乾隆皇帝感到劉墉的此方法甚妙,正好他也想出去溜達溜達,就同意了。
乾隆問:"要不要戴刑具啊。"
劉墉說:"皇上乃是老佛爺,老佛爺項上掛串念珠便是枷鎖了,流放之地便是臣家。"
沒想到劉墉參本皇上,既贏了與和珅的打賭,又討得了皇上的歡心,還趁機把乾隆皇帝拉去山西調查貴懷太,可謂一舉兩得。
但是劉墉自以為就完事了,可是乾隆皇帝認為事情還沒又完。
誰知,乾隆皇帝反過來說:“大膽臣子劉墉,你竟敢以下犯上參奏朕,是不是也該判個欺君罪,把你殺了。”
和珅聽到這話激動得不行,恨不得趕緊下旨把劉墉給殺了。他說:“皇上聖明,劉墉欺上瞞下,竟然敢參萬歲爺的本,應該判他個欺君之罪,斬立決。”
可是劉墉卻辯解說:“啟稟皇上,您可是先恕我無罪,我才敢參皇上的啊。這不能怪罪臣。”
和珅見狀,這麼好的機會,竟然又被劉墉翻轉了過來。他立馬站出來說:“啟奏皇上,劉墉一批胡言亂語,請皇上治劉墉的罪,殺無赦。”
此時的劉墉被和珅逼得無路可退,就交出了底。他說:“啟稟皇上,臣參皇上,也是和大人讓臣參的,罪魁禍首應該是和大人。和大人說,如果臣膽敢參奏皇上,他就當著眾文武百官和二位王爺的麵,給臣磕三個響頭。”
此時的和珅徹底傻眼了,當著這麼多大臣的麵,他想抵賴是不可能的了,嚇得和珅頭上直冒冷汗。
此時的乾隆皇帝也明白了,自己成了和珅和劉墉賭博的冤大頭,心裏十分生氣,就質問和珅:“和珅,朕問你,劉墉說的是否屬實?”
和珅再也無話可說,又不好抵賴,隻好跪地請罪。
劉墉又請眾文武百官和二位王爺當庭作證。
這下,乾隆皇帝轉怒為喜,就等著看好戲了。
乾隆皇帝說:“和珅,去給劉大人磕三個響頭吧。”
和珅聽說乾隆皇帝讓他去給劉墉磕三個響頭,一臉的不情願,可是,皇上都下旨了,他也隻能照辦。
隨後,和珅在文武百官和二位王爺的眾目睽睽之下,走到劉墉麵前,準備給劉墉磕頭,正當他要下跪的時候,卻被劉墉叫停。
劉墉說:“和大人,稍等等,等我坐下後,你再向我磕頭也不遲。”
劉墉慢條斯理地,有模有樣地坐好後,才說:“和大人,請吧。”
和珅轉過頭,還想向乾隆皇帝求救,可是現在文武百官和二位王爺都在湊熱鬧,等著看和珅給劉墉磕頭。
和珅求救無望,就隻好硬著頭皮跪在劉墉的麵前,砰砰砰的給劉墉磕了三個響頭。劉墉方才罷休。
和珅在眾文武百官的嬉笑聲中站起來,羞愧難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