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常鬼頭誣陷崔商人(1 / 2)

納蘭要去見幹爹和珅,劉寶杞就再三叮囑納蘭,要記住“常鬼頭”托他們辦的事。納蘭頭也不回地說:“記住了,別再煩我。”

納蘭見幹爹和珅的心有多麼迫切,可想而知。

這個“常鬼頭”名叫常丹葵,直隸交河人,家境殷實,錢財頗多,熱衷於做官,心裏就想托人找關係,買個官做一哈。

一次偶然的機會,常規鬼頭認識了呼什圖,他就抓住機會,巴結諂媚討好呼什圖。他暗地裏給呼什圖送了許多銀子,呼什圖拿了常鬼頭的銀子,就借用主人和珅的勢力,給他弄了一個吏目,讓他幹。

可是,這個常鬼頭的心大著呢,他根本不滿足這個吏目,他還想做更大的官。

乾隆四十二年,他被分配到湖北做吏目。乾隆四十八年,他靠給和珅“賣地”三十頃,給呼什圖“賣地”十頃,被升遷為恩施縣丞。

其實,他不是給和珅和呼什圖賣地,而是送地。用土地去賄賂和珅與呼什圖二人,讓呼什圖從中斡旋,才升遷到縣丞的職位上。

這個常鬼頭也不是一般的人,他當了縣丞後,就積極為縣衙和朝廷賣力。後來在糾察民間秘密結社和異教組織時,因為組織得力,成績突出,被乾隆皇帝召見,得到嘉獎。

常鬼頭在獲得國家級榮譽後不久,又得到升遷,榮升為知縣。

乾隆五十七年,常鬼頭又因工作出色,被擢升為蘄州知州。不斷得到升遷的常鬼頭,嚐到了升遷路上的甜頭,他就更加不餘遺力的為朝廷賣力。

蘄州有個商人叫崔同,家境富裕,生意也做得風起水生,在蘄州一帶也算是富豪。隻是家中老母常常犯病,整天神經兮兮地,時不時地一個人就嚎啕大哭,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多方求醫無果。

崔同也是個孝子,對老母親的病非常擔憂。為了使母親排遣苦悶,崔同就把莊子上的老太太請到他的家裏,整天陪母親聊天、嘮嗑、說話,果然,這個方法很奏效,母親的病情好了許多。

崔同為了讓母親高興,就天天把這些老太太請到家裏,陪他的母親拉家常。老人們在一塊兒說說笑笑,有時候還免不了說些鬼神的事,有時候又會一起唱唱歌。

當然老人們唱的絕不是社會流行歌曲,她們唱的自然是一些長調兒歌,尾音拖得長長的,就像耶穌教的教徒們唱頌歌一樣。

老太太們沒有想到,她們的唱歌也會給她們帶來麻煩,惹來禍,會給崔同帶來破財之災。

事情還得從常鬼頭說起,本來常鬼頭和崔同兩個人互不相識,互不相幹。可是也許是命裏注定,崔同欠常鬼頭的債,常鬼頭才來討債的。

一天,常鬼頭坐著轎子從崔同家門前經過,恰巧此時的老太太們正在唱歌。老太太們咿咿呀呀地唱著歌,外麵的人也聽不清她們在唱什麼歌,她們也不管外麵的事,隻顧她們自己高興,卻不想惹來大禍。

常鬼頭聽見有人在外麵唱歌,覺得好生奇怪,掀開簾子看,卻見聲音是從一個深宅大院裏傳出來的。

常鬼頭因為糾察異教徒受到乾隆皇帝接待,所以他對這些唱歌的事是非常敏感的,此時,他覺得這歌聲有點像某種教徒在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