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族長訓兒擺威風
李德貴想著這些往事和先人的戒律,心裏就一陣陣發怵。
今天清晨,他心急火燎地告別大哥和侄兒,跌跌絆絆地離開金溪壩,為的是早點回到李家山,請幾個勞力好的人到金溪壩去把他們剛剛掏出來的兩根“烏木”抬上山。
他淌過了一條條“二十一道腳不幹”的小河溝,經過李家集,走過前山三個關隘的門樓,爬上山頂的李家祠堂,七十多裏的山路,他隻用了大半天的時間就快到家了。
一路上,他盡管隻穿著單薄的衣衫,迎著陣陣寒風,還是感到渾身上下汗涔涔的,貼身的內衣粘在背上,冰涼、冰涼,雖然不舒服,但他還是興衝衝地往前走。快到李家祠堂了,他的眼前突然浮現出父親握著旱煙鍋子的威猛樣子,心裏又一陣陣地發虛。李德貴已經是四十幾歲的中年人了,仍然怕他當族長的父親不徇私情,擔心父親要把他和哥哥、侄兒弄到祠堂裏去,當著眾人接受族規的懲罰。
李德貴心事重重地走在山路上,心裏埋怨著哥哥:“你為啥子不回去呀?而讓我去見爹?”
埋怨歸埋怨,那兩根千年都可遇不可求的“烏木”,又使他情不自禁地暗自竊喜。一種豐收的喜悅,催促著他滿臉喜氣地快步往家裏走去。剛才,他走在祠堂下的山路上,聽見堂哥父子倆的山歌聲,一個主意油然而生。他同他們對過了山歌,走進祠堂的院壩裏,正準備開口請堂哥向爹為他和哥哥李德貴求情的時候,沒想到一提起他去了金溪壩,不僅堂哥,就連堂嫂李陳氏也埋怨起他來了。
“大哥,我該咋辦呢?”李德貴擔心回到家裏遭到爹的訓斥,他央求地對李德權說:“雖然我們錯了,可是,我們掏出來的確實是兩根上好的‘烏木’呀!你陪我回去,幫我們向爹求個情,隻要爹同意把那兩根‘烏木’抬回來,隨便他咋個懲罰我們都可以。”
“權老漢,你就走一趟嘛!幫弟娃求個情呀!”李陳氏站在旁邊,沒有等李德權開口,就催促起他來了。
“好嘛!我去給幺爹求個情!”李德權盯著老伴,又回頭看著李德貴,把孫女兒從李德貴手中抱過來,對她說道:“秋女子,爺爺下山去辦點事,你在屋裏好好的聽話,不要亂跑,等著爺爺回來和你一起吃‘年夜飯’。”
孫女兒鼓著一對大眼睛,雙手勾著爺爺的脖子,懂事地點點頭,奶聲奶氣地對李德權說:“爺爺,你要早點回來呀!陪秋女子吃‘嘎嘎’喲!”
吃“嘎嘎”是當地的一句土話,吃“嘎嘎”就是吃“肉”。李家山地窮人窮,就是像李德權這樣全家有勞力,自己又是祠堂管賬先生的人家,一年到頭也難得吃上幾回肉。
聽著孫女兒甜甜請求,李德權湊上嘴巴,在她紅撲撲的臉蛋上親了一口,把她抱還給李陳氏,高興地對孫女兒說:“爺爺到山下去了,一會兒就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