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算日子,上一世沈秉文因為辦事不力落罪就在這兩月,今日他能這麼生氣,想必也是在朝堂上被擠兌的緣故。
想到這裏,沈雲裳蓮步輕移,走到沈秉文身邊,柔聲道
“爹爹也不必過於動怒,四妹妹隻是年輕,又乍然得了許多好東西,高興罷了,女兒私心裏雖然委屈,卻不怪她。”
她的話讓沈秉文心中一暖,替她撫了撫額前的碎發,最終還是一堆話哽在喉頭,好似一團亂麻,剪不斷,理還亂。
“過兩日就是中秋了,花好月圓人長久,我想著,咱們一同去昭雲寺過中秋,也好替你祖母祈福。”
太夫人剛過了七十壽宴,沈雲裳記著前世也有這麼一遭,隻是那時她獨自留在府中,聽沈雲容說寺廟裏的熱鬧。
她記得前世她還有些拈酸吃醋,後來才知道,不少親貴為了討個好兆頭,都紛紛在那兩日去寺中上香,加上沈雲容之前的好名聲,可沒少瞎勾搭!
太師府也算得上是昭雲寺的常客,差了管家去打點,不出兩日就已經打點周全,可以去小住。
“小姐,我已經很久沒在寺裏麵住過了!聽說中秋節還有人做火樹銀花的表演呢!我帶了好多衣服,保準凍不著小姐!”
寺院的禪房雖不像太師府那樣奢華舒適,卻也收拾得幹淨整潔,侍燈忙著把帶來的行李塞到櫃子裏,嘴皮子也一直沒閑著。
沈雲裳沒有搭話,她隨身帶了幾本醫書,正坐在桌前細細品讀。
“咚咚咚。”
一陣敲門聲過後,門外響起了一個小廝的聲音。
“定國公府鄭小姐邀請沈家二小姐晚膳後去放燈。”
定國公府鄭小姐,鄭婉瑩人在晉陽,尚未回來,想必說的是鄭婉萍。
“我們小姐就是人緣好,這才剛安頓下來,就有人巴巴來請了!”
鄭婉萍自從來了京中,確實向她多次示好,隻是她人有些自卑內向,這次主動相約,怕是有事想談。
上一世沈雲裳對鄭婉萍沒什麼印象,甚至記不得有這麼一個人,但對方沒有惡意,她也樂得結交朋友。
晚膳是寺裏準備的素膳,菜品一共八品,寺中做菜更注重食材的本味,做得清淡可口,沈雲裳也多用了些。
用完膳,沈雲裳帶著侍燈去了寺後身的小河,她和鄭婉萍約好了來此處放燈。
河流兩岸張燈結彩,掛著各色燈籠,河上還沿途搭建了幾處小橋,早已經有人在橋上放燈。
“雲裳,在這呢!”
鄭婉萍老早就看見了沈雲裳,揮著手叫她。
待沈雲裳走近了才發現,鄭婉萍的頭發已經全部盤起,是婦人發髻了。
“你嫁人了?什麼時候?”
沈雲裳心下疑惑,鄭婉萍雖不是京中貴女,但總是和定國公府有些關係,不應該結親了但不向外界宣傳。
一提到這,鄭婉萍的臉上騰地飛起一片紅暈,迅速地低下了頭。
“我本就是國公府的旁支,沒什麼背景,是大家抬愛才多稱我為鄭小姐,如今,我已經算是廉王府裏的人了,隻待中秋過後,一頂小轎抬入廉王府也就完了,誰家納妾會四處去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