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留存了儒家的四書五經,和一些儒家著作,至於春秋時期的百家爭鳴,也隻是知道一些粗淺的記載,根本就沒有任何具體的史料記錄。
隸楷行草,主要流行的字體倒是都有,但是三國之前的書法大家並不多,加上書法風格還沒有定位成熟,才會導致林振恒,乃至整個大夏的書法水平顯得有些良莠不齊。
這個發現,讓周原仿佛發現了一座寶藏。
對於接下來準備的那套祝壽詞,也更加有了幾分底氣。
就在周原愣神的功夫,林振恒也發現了不對勁,尤其是周原一副眉頭緊鎖的樣子,怎麼看都像是一種瞧不起他祝壽詞的樣子。
“周原,你這麼一副皺著眉頭的樣子是什麼意思?你是在質疑我的書法?還是在質疑我寫的祝壽詞?”
周原這才回過神來,忽然呲牙一笑。
“我可沒有這麼說,我隻是看到林老師的書法之後,想到了一些事情罷了!”
林振恒冷笑了聲,“周原,現在就不要找借口了,也別廢話,直接寫出你的祝壽詞來,讓我們也見識一下你的水平!”
“好,拿筆來,另外,準備兩幅宣紙,我的書法風格,有一種可能諸位會看不懂!”
周原這話一出口,林振恒的臉色頓時黑下來。
“周原,你別這麼大的口氣!”
周原隻是微微一笑,“林老師這麼著急上火幹什麼?等我寫完之後,你不就知道了?”
聽到周原這麼說,張士遜的家裏人,早就準備好了筆墨紙硯,還特意準備了兩份宣紙。
周原也不猶豫,直接提筆蘸墨,刷刷點點寫上去。
第一幅,周原直接用的是王羲之的狂草筆法。
雖說在東漢時期就已經有了草書寫法傳世,但哪裏又比得過王羲之的草書風格來的驚豔。
在場的所有人當中,也就左近青一個人,能夠看得懂周原是在些什麼。
心中驚歎之餘,左近青並沒有說什麼,直接繼續看周原寫的第二幅祝壽詞的書法。
這一次,周原使用的是歐陽詢的楷書筆法:
龜雖壽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這首《龜雖壽》落筆紙上,所有人這才倒吸了口冷氣。
楷書誰都學過,可是誰也沒有學過歐陽詢的這種大家筆法,看到周原寫出來的這幅字,隻是覺得書法字體令人驚豔,但是屬於那位書法大家的風格,卻無從考證。
這時左近青實在忍不住出聲問道。
“周原小友,你這書法風格,是是從何人呢?”
周原猶豫了下,這玩意兒,就是自己從係統裏兌換出來的。
仔細想了下,周原才露出一副無比謙卑的笑容。
“左老,這寫法其實是我私下裏自己瞎琢磨出來的!”
。您提供大神溫酒等故人的一曲醜八怪,楊老板哭成大冤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