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父親是如何理解的?”
鄧剛沒有回答,反而將問題推還給了鄧衛。
“王府根基看似穩定,實則暗流湧動,岌岌可危,我在,三十萬鐵騎安之,我若不在,唯恐禍事再起,需得賢明帶領,方可安寧。”
鄧衛將自己理解的意思說了出來。
“父親英明,其實孩兒這是這樣的想法。”
鄧剛拍馬屁道。
“好呀!你小子擱這等我呢!”
鄧衛也沒料到,鄧剛會耍起小聰明,當下接著說道:“你要不老老實實的回答,以後我就派人每天跟著你去上陽學宮。”
“臥槽。”鄧剛心裏暗罵一句,這要是每天被人跟著,那還叫他怎麼活?還不如死了算了。
“父親,我要是回答的好,以後能不能不讓我去上陽學宮?”
鄧剛立刻說道,生怕慢了一步,鄧衛就會下達命令。
“那就看你表現了,如果答案令我滿意,我會考慮一下的。”鄧衛說道。
“隻是考慮一下嗎?”
鄧剛將考慮二字說的很重。
“隻要我滿意,就不再逼你。”
鄧剛這纏人的嘴上功夫,實在讓鄧衛好感覺到頭大。
“嘿嘿!”
鄧剛笑了笑,他等的就是鄧衛這句話。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混亂的戰事之後,百廢待興,百姓是立國之根本,得人心者得天下,我覺得難的不是開伐,是守。百姓若能安居樂業,有了安穩,那會有動蕩與不安,此乃與府邸之趨同異。”
鄧剛越說越興奮,手中連比帶劃繼續說道:“國雖一切安好,但實際上潛在的危險卻是非常多的,就比如,周圍鄰國,門閥勢力,江湖草莽,哪個不是在暗中作梗,天下之大,受苦的百姓還有很多,隻是相對於此前的衣不裹腹,現在大部分能有口飯吃,就已經很不錯了,切莫再生戰事。”
鄧衛聽完他的話後,深感震撼,鄧剛從另外一個角度,深入淺出的分析了一波。
大隆以武道建國。
能擁有極高的武道實力,在戰場上就能擁有扭轉乾坤的可能,所以,武道是國之根本。
各國帝王,門閥勢力都懂,可又有誰能想到那些生活在底層的百姓呢?
這些在他們眼中的附帶品,又有誰會在意過呢?
天下優勢在哪一方,他們就擁護哪一方。
可以說,百姓才是根基,甚至可以影響天下大勢。
而正因為有鄧衛以及他手中的三十萬鐵騎的存在,才能護佑大隆平安,天下太平。
鄧衛遲遲沒有開口,細細品味著鄧剛說過的話,他發現事實確是如此。
鄧剛的那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讓鄧衛想起了很多塵封已久的回憶。
老黃不懂,聽到兩人雲裏霧裏的對話,隻覺得此時的鄧剛,比起以往變了許多,反正就是牛掰的很啊!
看到鄧衛臉上的笑容,老黃知道他對鄧剛的回答非常的滿意,懸著的心終於放進了肚裏。
“這肯定是王妃在天有靈,小王爺這才開了竅,就算現在讓我去死,我也能有臉去見王妃了。”老黃心裏一樂嗬,鄧剛今天能有這樣的表現,那一定是他去世的母親顯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