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茶油,做葷菜,味道真是不錯。這是墨家和閻家都認同的。
周安安品嚐過後,就知道那三顆球有多給力了,除了原本就吃野生茶油省份的人,大多數外地人是吃不慣茶油的,尤其野生那種茶油,氣味特別大。
而且不吃茶油的人,不懂茶油做菜的技巧,野生茶油做菜,倒入茶油,茶油在鍋子裏不開,不要去動,不然的話,就有一股子味道,很多人吃不慣。
等油燒開後,再去動,那就是一股子茶油特有的香味。茶油做葷菜是一絕,但是做素菜就因人而異了,有的人吃的慣茶油的,用來做青菜也不見得好吃。
但是今年的茶油,也不知道是廚師做菜水平高還是咋的,周安安吃著用,安定村今年榨出來那茶油做出的青菜,也一樣好吃。
她可以肯定的是,之前奶奶留下給她的茶油,炒青菜不是這個味。
今年家家戶戶的茶子都大豐收了,出油率極高,周安安家的茶油不算最多的,隻有三百多斤,最多的那家,收獲的茶油高達七百斤,因為他家把野生的小茶樹年年都挖出來,補種到空的位置上,年複一年,就他家最多野生茶樹。
然後村裏公家的山,開發的時候,也專門避開了茶樹,準備回頭等摘了茶子,天冷了,把茶樹都規劃到合適的位置去,再開發那地方,這是周安安提出來的,公共的山頭,有些山裏,也有很多野生茶油樹,今年,產出的油,都歸屬於她了。
為了不浪費那些茶樹和茶子,她必須這麼做。
這個方案,村裏人無一不同意的,他們自己的山到時候也那樣去弄,不會把原本好好的茶樹給當柴火燒了,燒了多可惜,這樣弄,多好。
公共山頭的茶油,一共收獲了有三千多斤,這些油,可以說都屬於周安安,因為村裏的所有公共的土地,都在她名下開發建設,錢早就分配到村裏人手上了。
閻擎把油拿去檢測過了,這油各方麵的營養成分,都特別好,尤其對於腫瘤方麵,居然有奇效,還有其他病症,外服還是內用,它的作用,都特別好。
這次摘茶子,村裏人也幫忙了,五千多斤茶油,有村裏人的共同努力,幫忙摘回來的。
周安安知道給錢肯定不會要的,聯係了村裏建設開發的人,早早的把村裏原本的榨油坊加寬擴大了,購買了最新款的榨油機回去,一買就是三套,哪怕是三套,再加上原本的那古法榨油機,村裏人榨油,也排成隊榨了很久。
其實榨油不是最難的,難的還是挑選茶子的時候,仔和殼得分開,殼可以燒火或者做香用,以前的時候,村裏人做手工香賣錢,後來被機器做的香取代了。
周安安想到挑選茶子的時候,那叫一個想哭,和閻擎說了,居然直接弄了幾台機器回去,機器都是現做改良的,因為沒有專門剝茶子的機器。
機器一到村裏,可讓人看了個稀奇,把大殼的茶子一倒進去,殼和仔就分離了,大家就不用費勁地挑選了,曬茶子也省了大半的地方,不然的話,村裏都找不到地方曬茶子了,實在是今年的產量,不是一般的高。
不過村裏的茶子產量再高,外人也進不來偷摘,村裏人互相幫忙,把茶子都收了回來。
因為所有機器都安安買的,他們都默認安安家先榨油。
茶油榨好後,在村裏留下了屬於她家原本那山裏產出的茶油,留在村裏吃,其他的茶油,都被安排弄到了首都這邊,同時還有村裏人願意賣的一部分,油太多,吃不完,除了分一些給外嫁的女兒之外,壓根就吃不完,而且第二年還繼續摘茶子榨油,還有就是,周安安給的價格,實在是太高了,他們吃不完,幹脆多出來的,都賣了。
同茶油一起,茶油枯也全部被周安安收了,知道茶油枯安安也要,村裏人表示茶油給的價格太高了,茶油枯送她就行,反正往年茶油枯都是做肥料,敲碎撒田裏,插秧的時候就沒什麼螞蝗。
茶油枯是茶油果榨油後的渣榨,做成了直徑四十多厘米一個的大圓餅。
周安安自然是不白要,開的價格非常高,村裏人一聽,一塊茶油枯五十塊,那不成,這不是坑安安麼,全村人都不同意。
周安安和他們說,她用這個茶油枯做東西賣,會更貴,村裏人表示,那是她的事,要買他們的茶油枯就給五塊錢一個就行。
茶枯抵達到這邊的倉庫第一時間,就讓人送了幾個茶油枯回來,直接用機器粉碎,周安安興致勃勃地準備用它洗頭。
墨青黛和自家婆婆也一起湊熱鬧,別說,洗了後,那頭發,都感覺掉的少了,順滑得跟綢子似的。
知道安安想賣這個,她們讓安安帶點去墨家,所以,兩家繼茶油後,茶油枯又真香了。
其他人,打開安定村特產,真香的第一步,居然是茶油枯洗頭。
。您提供大神老張家老王的謝邀,支票已收,好走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