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計劃當然是好的,但是要完成這些修路計劃,需要海量的資金和先進的技術,如果有錢誰又不會花錢?
作為一個大家長,葉長青又不能隻盯著一個交通道路,各方麵都有花錢,所以這個修路的計劃能不能真正在三十年之內完成還不太好說。
而在葉長青看來,一個國家的發展一定是全方位進行的,不太可能一條路走,隻在科技發展方麵進行大投入也是不行的,畢竟老百姓們還要穿衣吃飯住宿。
如果隻盯著醫療衛生也不行,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離不開科技、教育和製造業的支持。
如果隻投入教育也不行,教育需要大量資金投入,所以還要大力發展經濟,有錢了才能幹其他事情,沒錢什麼事情也幹不了。
國防軍事也是重中之重,經濟發展得再迅猛,教育投入得再多,做得再好,如果軍事方麵不行,那也等於是一個虛弱的人背著一袋金子,被群盜環伺,遲早人財兩空。
在第二天的會議上,針對目前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與會的名醫大夫們當中有人提出了幾條建議。
所謂的醫療資源不足,一方麵是指有獨立接診病人能力和資質的大夫太少;另一方麵,中藥材數量少,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很多人用不起。
於是有人提出在醫館、藥鋪敞開售賣成品的傷風感冒藥、外傷藥,老百姓們如果感冒了,感覺不是什麼大病,就可以直接去藥店購買相應的藥物,不用煎煮,直接口服。
第二條建議就是招募一些有誌於學醫的年輕人,再組織名醫大夫們對他們進行一定時間的培訓,讓他們能夠辨別一些輕微的病症,能夠對患有一些常見病的病人用藥。
當然這些青年人如果將來要當大夫,還得再找師父學習醫術,獲得了從醫資質才能接診病人。
第三條建議就是針對野生藥材生長速度跟不上需求以及采摘困難導致藥價過高的問題,名醫大夫們提出了讓民間進行大規模人工種植藥材的建議,以彌補野生藥材采摘不易、供不應求和價格過高的缺陷。
當然人工種植的藥材也有不足之處,因為生長環境不同和年限不夠的因素導致人工種植的藥材在藥效上比野生藥材差一些,這個問題經過名醫大夫們激烈的爭論之後也有了妥善解決的辦法。
有兩個辦法:第一,如果可以用溫和的方式進行治療也可以讓病人痊愈,隻不過治療時間長一些,那就不用增加用藥量。
第二,對於必須要藥效達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起到治療作用的有些病症,大夫們在經過謹慎和周全的辯證之後可以考慮增加用藥量讓一副藥達到相應的藥效。
比如在治療某種疾病時,野生的黃芪隻需要3錢就可以達到治療的藥效,而人工種植的黃芪用5錢的量則達不到治療的藥效,必須要增加到1兩才能達到治療的效果,那麼大夫們開處方的時候就開1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