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師團被殲滅之後,岡村寧次指揮的第十一軍各部隊立刻選擇後退,脫離交戰區域。
一整個甲種師團被殲滅,軍官和士兵沒有一個逃生,這對於在華的日軍部隊來說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
從關東軍到華中方麵軍,從一個小兵到日本天皇,所有人都覺得不可置信。
這可以說是明治維新以來的第一次。
當消息傳回倭國國內,更是引起軒然大波,民眾震驚到啞口無言。
第六師團被完全殲滅,兩三萬日軍士兵變成殘肢碎肉,如此震動的消息是不可能隱瞞得住的。
雖然日本大本營有意轉移民眾的注意力,但是效果並不明顯。
全世界的廣播電台、報社報紙都在鋪天蓋地的報道這件事情,消息無法隱瞞,日本大本營漸漸將戰役的細節向民眾公開。
日本國內媒體此前報道戰爭相關信息的時候,千篇一律的都是正麵消息,頭版頭條寫著殲滅多少華夏軍隊,占領多少城市。
很多民眾並不清楚戰爭的真相,還以為很快就能完全征服華夏,暢想著移民世界的美夢。
此次第六師團的覆滅對於日本軍隊日本民眾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全麵戰爭隻進行了一年的時間,日本大本營就感覺有些捉襟見肘了,國內的物資裝備、兵員等無法及時滿足前線所需。
各地的軍工廠雖然在開足馬力生產,但是戰爭的消耗遠遠不是生產所能彌補的。
華夏實在是太大了,而現在戰爭漸漸進入了他們最為恐懼的一個階段,
相持!
大量的兵力部署在華夏的戰場上,但是掠奪到的資源和物資卻不足以支撐龐大的軍隊繼續擴大侵略戰爭。
第六師團全軍覆沒,讓倭寇大本營的一些高層開始重新思考對華戰略。
如果繼續保持全麵的攻擊,國內的工農商業的發展都會受到影響,老百姓的生活並沒有因為戰爭的擴大而有所好轉,反而越來越艱難。
如果放棄全麵攻擊,那麼又應該采取何種方式征服華夏?
日本大本營的高層開始動搖。
內閣中不同的意見也越來越多。
對於普通倭國民眾來說,三萬軍隊的覆滅是一個重大打擊,但是長久經受軍國主義思想的影響,並不會說因此就對戰爭失去信心,反而會變得越來越狂熱。
在政府部門的有意引導之下,最開始的震驚和不可置信情緒慢慢變成仇恨和怒火。
一些激動的學生直接衝出課堂,高喊複仇的口號,然後加入到軍隊中。
與內閣的搖擺不同,民間反而越來越“團結”。
第十一軍司令官,日本陸軍中將岡村寧次將軍隊撤離戰線之後,帶著參謀長吉本貞一大佐、情報課長大久保中佐前往南京華中方麵軍司令部等待大本營的處罰。
穀壽夫、圾井德太郎、牛島滿等人死在戰場上之後,岡村寧次就成了第六師團全軍覆沒的第一責任人。
在他離開之後,第十一軍各部隊的士氣空前低落,所有士兵都收起了他們囂張狂妄的臉孔,忐忑茫然的休整。
華中方麵軍集中25萬大軍開始浩浩蕩蕩的武漢大會戰,可是會戰才剛剛開始,一個甲種師團就沒了。